紫檀&老山檀|四方食盒茶亭
規格:24*24*27cm
茶盒,作為承載茶香與雅趣的器物,在中華茶文化中占據著特殊地位。自唐代茶事興起,茶盒便隨著飲茶習俗的演變而迭代,從最初盛放茶餅的簡樸木匣,到宋代點茶風尚中收納茶碾、茶羅的多層套盒,再到明清文人案頭兼具實用與賞玩的雅致器物,它始終是茶文化的具象載體,見證著 “柴米油鹽醬醋茶” 的日常,也承載著 “琴棋書畫詩酒茶” 的雅韻。
紫檀,素有 “帝王之木” 的美譽,質地堅硬,紋理細密,色調深沉穩重,彰顯出古樸典雅的氣質。老山檀則以其馥郁醇厚、悠遠綿長的香氣聞名遐邇,聞之能讓人心靈瞬間沉靜,仿佛置身于寧靜祥和的山林之中。二者相結合,紫檀為骨,奠定堅實穩固的結構基礎;老山檀為魂,賦予食盒茶亭獨特的韻味與靈氣,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食盒茶亭的造型精巧別致,宛如一座可納四時風月的立體《溪山行旅》圖。整體呈四方結構,線條簡潔流暢,盡顯大氣端莊。其天頂如云峰般高聳,蓋面采用高浮雕工藝,雕琢出《富春山居》的截景。遠處山巒連綿起伏,云霧繚繞其間,仿若仙境;近處樹木蔥蘢,錯落有致,溪流潺潺,生動地再現了富春山水的秀麗風光。每一處細節都刻畫得栩栩如生,細膩入微,讓人不禁感嘆工匠的鬼斧神工。
食盒茶亭的四面,分別設有畫屏,依次展現 “柳溪歸牧”“荷塘消暑”“山寺問禪”“雪夜訪戴” 的場景。春日,柳溪旁,牧童騎牛晚歸,牛背上的孩童悠然自得,遠處炊煙裊裊升起,一幅寧靜祥和的田園生活畫卷徐徐展開;夏日,荷塘中,荷葉田田,荷花嬌艷欲滴,或含苞待放,或肆意盛開,幾只蜻蜓在水面上輕盈飛舞,帶來一絲清涼之意;秋日,山寺中,古木參天,僧人在寺中問禪修行,香煙裊裊,靜謐的氛圍中彌漫著濃厚的禪意;冬日,雪夜下,訪友之人不畏嚴寒,踏雪前行,追尋著那份真摯的情誼。這四幅畫屏,不僅展現了四季的不同景致,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讓人在欣賞的同時,領略到古人的生活情趣與精神追求。
食盒茶亭的四足設計獨具匠心,弧膨的形狀既增添了整體的穩重感,又不失靈動之美。牙板上陽線流暢自然,與穿斗構架相互呼應,營造出一種簡潔而不失精致的氛圍。
這件四方食盒茶亭,無論是置于書齋之中,作為文人雅士品茶論道的雅器,還是供奉于中堂之上,彰顯家族的文化底蘊與品味,都極為合適。當人們圍坐于茶亭旁,沏上一壺香茗,在裊裊茶香與老山檀的香氣交織中,細細品味人生百態。隨著四季更替,食盒茶亭中的景致也隨之變換,讓人在咀嚼 “山色”、吞咽 “煙云” 間,領悟到 “食即是觀” 的深刻禪意,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
從明清時期文人書房中的茶點匣,到如今兼具收納與陳列功能的茶事雅器,它不僅延續著傳統榫卯技藝的智慧,更將千年飲茶文化凝練于方寸之間,成為東方美學與生活哲學的具象表達。
歡迎關注,每日更新家居空間雅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