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1700字
閱讀完約4分鐘
■ 桂浩明
量化交易是在本世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證券交易模式。它通過設置相關程序的方式,由計算機代替人工下單,因此交易速度很快,不但能夠避免手動操作在交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差錯,同時在執行交易指令時,也不受情緒影響而更為堅決。因此量化交易一經出現,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深受機構投資者的歡迎,被認為是交易手段的一種革命性變化。
在我國資本市場,量化交易最早大出風頭是在10年前。當時有私募機構聘請了俄羅斯數學家開發了交易程序并大規模運用于A股中的期現交易,收獲頗豐。后來因為該機構在展業中存在違規行為而被查處。通過這一事件,境內投資者開始較多地直接了解了量化交易的價值。
不過,在A股市場上,量化交易的大規模發展還是近幾年的事情。其中的一個客觀背景是,在這段時間股市表現較為低迷,呈現弱勢盤整、抵抗型下跌的局面。此時投資者要想盈利,所能采取的方式通常只能逢低買入,有反彈就出貨,也就是所謂的“快進快出”。
可以想象,在這樣的場景中,量化交易自然比人工交易具有較多的優勢。一方面是速度快,更容易抓取到合適的交易價位;另一方面是享有手續費低的政策傾斜,可以在極小的價差中獲取收益。從實踐來看,此間從事量化交易的機構,其經營狀況明顯要好于普通投資者,也比使用傳統交易模式的機構投資者要勝出一籌,這也使得其規模逆勢增長。但也因為這樣,量化交易被中小投資者詬病,被認為是吞噬社會財富的收割者,破壞了市場公平。以至每次股市下跌時,量化交易就成為眾矢之的,不少聲音更是明確提出,應該關閉量化交易。
客觀而言,量化交易作為一種交易手段,其作用是中性的。它的特點是預設了交易程序,在對應的股票進入的某個價位時,就立即批量買入或者賣出。與其相對應的股票通常是一個很大的組合,在某個價位區間的股票買賣又是反復進行的。因此,在本質上的確會抑制股票的上漲,但與此同時,也會在股票的下跌中起到某種支撐作用。嚴格來說,它是利用股價的波動來賺正向或反向的差價。因此,量化交易活躍,雖然會帶來股市成交金額的增加,但是波動空間也被壓縮,加大了個股行情的操作難度。
對于大量普通投資者而言,這種局面自然是感到不適應的,也難免有意見。然而,當人們不抱有偏見,從純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時,不難發現,導致這一狀況出現的根本因素是市場的疲弱。
在當今市場中,股票不能裸賣空,量化交易也只有買了股票后才能賣出。也就是說,它既要做空,同時也需要做多。在操作上與普通投資者的區別在于,只要稍有正向差價就會賣出,而不會去等漲了多少才沽空。反之,也不會等反向差價很大以后,再重新買入。假如市場處于強勢之中,那么量化交易就有可能在賣出后做不了差價而被迫追漲,這樣的話,其收益很可能就不如持股不動的投資者。這也意味著,讓量化交易如魚得水的是偏弱勢的震蕩行情。在趨勢性的上漲與下跌行情中,量化交易其實很難賺取什么超額收益。有人就發現,在銀行股中就很少看到量化交易的影子。盡管銀行股交易的絕對量很大,足以容納量化交易的操作,但這兩年來銀行股的持續上漲,卻是令量化交易難以從中獲得其想要的利潤。
應該說,由于使用的交易模式不同,量化交易的確具有某種技術上的優勢,這是否算不公平呢?對此是有爭議的。現在監管部門也回應了廣大投資者的關切,對量化交易的操作頻率作出了限制,也對其交易費用進行了干預。這是在現行條件下既容許量化交易繼續進行,又避免其對市場產生過大影響的有效做法。其效果如何尚有待觀察。不過根據以上的分析,只要市場擺脫了弱勢整理的格局,那么量化交易對行情的影響就會弱化,其收益也會回歸常態,成為證券市場各參與主體中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的一員。
編輯|王為
責編|陳雨禾
校檢|袁鋼
審核|苗曦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聯系金妹兒:028-8696849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