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多因脾胃積熱、肺熱、食滯,中醫消除口臭有絕招
口臭指口內出氣臭穢,是某些口腔疾病(口糜、口瘡、齲齒)、鼻咽疾病(鼻淵、扁桃體炎)和其他疾病(肺癰、胃火、食滯)所致的一種癥狀,亦可能由進食特臭氣味的食物所致。
口臭的病機,大致為脾胃積熱、肺熱、食滯所致。
此外,腎炎尿毒癥患者有尿臭之口氣;消渴患者有爛蘋果臭之口氣;肝病腹水者可聞及肝臭氣及泥沼氣,此皆重危病人的—種表現,應綜合分析,不以消除口臭為主,應從病之本質考慮治療方案。
以口臭為主癥,日久不愈,當按辨證施治之。
01、脾胃積熱證
口出穢臭氣,有口糜口瘡或牙痛齦腫,或有脘腹痛、口渴、大便秘結,煩躁失眠,舌紅苔黃厚,脈滑數。治宜清瀉脾胃積熱,三黃瀉心湯加減。
基本方:生大黃5克(后下),黃芩10克,黃連5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生山梔10克,木通10克,淡竹葉10克,赤芍10克,生甘草10克。
三黃瀉心湯瀉脾胃積熱,丹梔助之,導赤散引熱至膀胱而清利之。
若有傷陰之象加玄參10克,麥冬10克,天花粉20克以養陰清熱。
02、肺熱口臭證
口氣穢臭,鼻塞鼻淵,咽痛口渴,舌紅苔白黃,寸脈滑大,或患肺癰者亦口出穢臭氣,治宜清瀉肺火,瀉白散加減。
基本方: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銀花10克,生石膏15克(先煎),知母10克,生甘草10克。
桑白皮、地骨皮、石膏、知母清肺瀉火,黃芩、黃連、銀花清熱解毒,甘草調和諸藥之性。
咳甚加杏仁10克(打),桔梗3克,蜜炙麻黃6克以宣肺止咳;
鼻淵加白芷6克,蒼耳子10克,辛夷花5克(包煎)化濕通竅;
肺癰加魚腥草30克,冬瓜仁10克,生苡仁30克。
03、食滯口臭證
口氣穢臭,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厭食,大便秘結或溏泄,舌苔厚膩,脈滑實有力。治宜消食導滯,予保和丸、枳術丸、木香導滯丸加減。
基本方:炒白術10克,枳實10克,炒山楂20克,炒六神曲10克(包煎),炒萊菔子(打)10克,姜半夏10克,陳皮5克,木香5克(后下),花檳榔10克,云茯苓10克。
山楂、神曲、枳實、陳皮、萊菔子行氣破積、消食導滯,白術、半夏、木香、茯苓健脾行氣化濕,花檳榔破氣消積,增強導滯之效。
嗜酒口臭,除戒酒外,加葛花30克,枳椇子10克以解酒毒;
若進食韭菜、蒜頭引起口臭,可嚼食茶葉或黑棗數枚可消除。
一般統治口臭,可用藿香10克,或佩蘭10克煎湯漱口,或嚼食砂仁或白蔻仁少許可解。
尚有口干,口粘諸癥,皆脾胃濕熱所致,可用芳香化濕之品,如藿香、佩蘭、蔻仁、砂仁。
溫馨提示:此文僅供臨床中醫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