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蔣介石是出了名的涼薄,且慣會過河拆橋。
被蔣介石坑過的國民黨將領,五個手指頭都數不過來。其中,被坑得最慘的當數杜聿明。
杜聿明,黃埔軍校最璀璨的將星,蔣介石跟前的大紅人。
他久經沙場,為了蔣介石的野心南征北戰,連陪伴家人的時間都沒有,到頭來卻只得了一個中將軍銜。
杜聿明被捕后,蔣介石更是直接放棄了他,不僅斷了他的工資補貼,還對他的家人不管不顧,使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
和杜聿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文強。文強和杜聿明都是中將,且都是被俘人員。
但蔣介石給文強的工資就沒斷過,積攢下來有一百萬美元。
都是中將,為何蔣介石要區別對待呢?
“救火隊長”杜聿明
杜聿明這個人,慘到吃瓜群眾都會為他掬一把辛酸淚的程度。
他是正兒八經的黃埔系將領,指揮能力很出色,大大小小的仗打過無數次,解放軍里的幾位戰神都和他交過手。
杜聿明三十多歲受到蔣介石的賞識,此后就一直跟著老蔣,是蔣介石集團的核心成員。
蔣介石非常器重杜聿明,多次對他委以重任。
杜聿明也沒有辜負蔣介石的期望。他像是住在了戰場上,不是和日寇苦戰,就是和解放軍纏斗。
戰斗之余,他還給蔣介石培養了多位虎將。
孫立人、邱清泉、戴安瀾等人,都曾在杜聿明麾下效力。
除了作戰能力出眾之外,杜聿明還有一個特點:忠心不二。
杜聿明對蔣介石稱得上死心塌地。
不管蔣介石下達什么樣的命令,他都會一絲不茍地執行,哪怕這個命令是錯誤的,說白了就是愚忠。
因此,蔣介石對杜聿明非常信任。解放戰爭時期,杜聿明被蔣介石當成了“救火隊長”。
東北危急,就把杜聿明調到東北,徐州危急,就把杜聿明調到徐州。
總之,杜聿明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解放戰爭后期的三大戰役,杜聿明指揮的就占了兩個。
國民黨將領中,杜聿明是少有的,指揮過百萬兵力的將軍。
這樣一個既有功勞又有苦勞的忠臣良將,按理來說應該是官運亨通的。但實際上,杜聿明的軍銜一直沒有往上漲,是“萬年中將”。
更憋屈的是,1949年,杜聿明被捕,他十幾年的功勞全都化為泡影。
蔣介石在杜聿明被捕之后,迅速放出了“杜聿明已陣亡”的消息,哄騙杜聿明的家人跟他去臺灣。
彼時,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對丈夫的處境一無所知。
得知蔣介石會負責他們一家的生活費和孩子的學費,曹秀清不疑有他,帶著年邁的婆婆和年幼的兒女遠赴臺灣。
但萬萬沒想到,到了臺灣后,蔣介石違背承諾,直接斷掉了杜聿明的工資,只給曹秀清一筆少得可憐的補貼。
曹秀清在臺灣沒有房子,一家七口人就擠在狹窄的出租屋里,生活十分窘迫。
杜聿明的兒子杜致仁在美國留學,連學費都拿不出來。
曹秀清去求蔣介石,最后只求來了一筆一千美元的補貼。就這,還要分兩年給。
極度羞憤之下,杜致仁自殺身亡。
杜聿明戎馬半生,幾經生死,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
結果,他的家人卻被蔣介石拋棄,落得貧困交加,不得善終的下場,也是讓人心寒。
客觀來說,杜聿明被捕,蔣介石不給他發工資也是正常的,畢竟是敗軍之將嘛。
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和杜聿明同為中將的文強,也是在解放戰爭中被捕,他的工資,卻一直沒有斷過。
文強不去取,蔣介石就給他存著,存到最后足足有一百萬美元。
這對比屬實有點慘烈。那么,蔣介石為什么要斷掉杜聿明的工資呢?杜聿明的“百萬高薪”去了哪?
文強和杜聿明的工資之謎
文強,文天祥的后代,毛主席的表弟,周總理是他的老師和入黨介紹人。
這樣一位根正苗紅的人物,按說應加入共產黨,干出一番紅色事業。但造化弄人,文強最后上了蔣介石的賊船。
文強這人,特別倔,跟了蔣介石就一條路走到黑。在戴笠的幫助下,文強官運亨通,好不瀟灑。
周總理曾多次勸文強迷途知返,他都充耳不聞,端的是一身反骨。
1948年9月,蔣介石任命文強為徐州“剿總”前線指揮部中將副參謀長、代參謀長,在杜聿明手下做事。
上級軍官和下級軍官都是中將軍銜,也是有點搞笑了。
11月,文強奔赴淮海戰場。然而,他參加戰斗還沒三個月,就被解放軍抓了,出師未捷身先“死”。
所以,你要說文強有多大的功勞,那是沒有的,跟杜聿明沒法兒比。可是,他卻可以在被捕后,依然拿著中將的工資。
按照文強的自述,當時他的工資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固定工資,一個月400美元,另一部分是美金特別費,每月能拿1200美元,兩者加起來就是1600美元,確實很多了。
這筆錢,在文強鋃鐺入獄后依然如常發放,最后積攢到100萬美元。
不過,文強最后沒有取出這些錢。要是杜聿明知道了,高低得說一句飽漢不知餓漢饑。
老蔣連一千塊都不給杜聿明,為什么對文強這么舍得?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文強的倔。
文強被捕后,和杜聿明一樣,進了北京的功德林。
在功德林改造的日子里,文強拒不配合,甚至說出毛主席和周總理沒帶好他的話,讓中央領導人先寫悔過書。
因文強的惡劣態度,功德林的戰犯特赦了一批又一批,文強始終榜上無名。
遠在臺灣的蔣介石得知文強沒有“失節”,自然“龍心大悅”,也就不在乎他有沒有用了,工資照發!
那么杜聿明又是什么情況呢?
起初,杜聿明和文強一樣,也是拒絕改造的。
但在工作人員的耐心勸導下,他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意識到了自己對蔣介石的愚忠是不可取的。
所以,杜聿明的態度逐漸軟化,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后來,杜聿明病情惡化,中央不計前嫌,帶他去治病,對他悉心照料。
這種以怨報德的行為,又讓杜聿明卸下了一層心防,更加積極地配合改造。
1956年,《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關于國民黨戰犯改造的文章。
文章特意點名了杜聿明和王耀武,稱他們是戰俘里真心悔過的典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蔣介石看到這篇文章后,是個什么樣的心情。
昔日忠心耿耿的屬下,居然“投敵叛變”了,蔣介石不氣死才怪。
1959年,第一批特赦人員名單出爐,杜聿明的名字赫然在列。
需要注意的是,杜聿明是第一批特赦戰犯,而文強是最后一批,這就是區別。
更何況,被俘了的杜聿明本就是“敗軍之將”,再也沒有利用價值,是一顆“廢棋”。
現在,杜聿明誠心悔改,連給蔣介石提供情緒價值都做不到了,可不就是拿不到工資么。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杜聿明就是一個大冤種。
他為蔣介石出生入死多年,不升官也就罷了,連一千塊都舍不得給,多扎心啊。
幸好,杜聿明最后幡然悔悟,在共產黨的幫助下走向新生。
身為敗軍將領,能有一個平靜安詳的晚年,確實很難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