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朗普上一次當總統時,就提出了重振美國制造業的計劃,當時他找上郭臺銘,要郭臺銘到美國建廠,美國給予補貼,希望借此推動蘋果回美國制造。
后來郭臺銘表示愿意投資100億美元到威斯康辛州建廠,而特朗普表示會提供合計30億美元的稅收優惠。
同時特朗普還稱富士康在美國的工廠,會是世界第8大奇跡。
后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的,這個項目爛尾了,所謂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徹底成為笑話。
但特朗普重振美國制造的計劃可沒變,于是在他第二任上臺后,就搞出了各種措施,其實就是想推動美國制造的的發展,讓美國企業的制造回流。
當然,他同樣還是盯上了蘋果,不斷的、多次公開喊話蘋果,希望蘋果回美國制造。
并且不僅僅是施壓的問題,特朗普更是直接威脅稱,如果蘋果不在美國制造,要對蘋果加25%的關稅,希望以此來逼蘋果在美國制造。
但是對于這個施壓,庫克一直想辦法拖延,寧愿將蘋果放到印度、越南等地制造,也不愿意回遷美國。
庫克一再表示稱,蘋果之所以在中國制造,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中國有著最完善的電子制造產業鏈,積累了深厚的工藝技術底蘊,有著技術精湛的、足夠的產業工人。
而在一些供應鏈專家看來,庫克很明顯是不愿意在美國制造iPhone的。
目前一部iPhone在全球有幾百家供應鏈,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果在美國制造iPhone,就算不考慮前期的搬遷成本,甚至不考慮其它困難,僅后期的制造成本,就會高出30%以上。
所以對于庫克而言,哪怕要多付25%的關稅,也愿意在美國之外的地方生產,因為這樣成本更低,制造也會更有保障。
而有評論員,更是一語中地的評論,他說美國政客可以不管企業的死活,只需要展現強硬姿態來爭取選票就行了,但庫克做為企業CEO,是要為股東和消費者負責的,他更要考慮企業的競爭力,優勢等,所以不明著拒絕回遷,但卻努力想辦法拖延,才是庫克最正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