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AI芯片市場,英偉達是一家獨大的,占到了90%以上的份額。
但是,在中國市場,英偉達的份額,卻由曾經的90%+變成了50%左右,原因一方面是英偉達的先進AI芯片禁售,不準出貨到中國市場。
另外則是國內有華為等AI芯片廠商,推出了眾多先進的AI芯片,搶英偉達的份額。
比如英偉達黃仁勛就表示稱,華為的AI芯片,已經達到了H200的水平,在大多數場景,都可以替代掉英偉達的AI芯片了。
不過大家并不清楚的是,目前英偉達的AI芯片,和華為的AI芯片,其實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芯片。
英偉達的AI芯片,是GPGPU芯片,也稱之為通用圖形處理芯片。
GPGPU是在GPU前面加上了GP,普通的GPU主要指的是圖形渲染,而GPGPU則不僅可以實現圖形渲染之外,還可以進行靈活的編程,和適應性的學習,實現科學計算、深度學習、推理、訓練等功能,也就是AI功能。
而華為的AI芯片,比如昇騰系列,其實是Asic芯片,它是一種定制化的芯片,主要針對的就是深度學習推理和訓練進行特化的芯片,但在圖形渲染、并行計算、科學計算方面,就不如GPGPU這種通用型多功能選手了。
而近日有消息傳出,華為接下來可能會改變AI芯片的路線,從ASIC轉向GPGPU,以便讓其芯片可以用于更多的場景,搶到更多英偉達的市場。
并且這種GPGPU芯片有一個好的地方,那就是可以通過兼容英偉達的CUDA生態,來彌補生態劣勢。
要知道目前對標英偉達的CUDA,華為雖然也有CANN,但它的生態系統和開發者支持,相比英偉達的CUDA生態還是要差很多。
一旦華為轉向GPGPU芯片之后,不僅可以使用自己的CANN,還能夠兼容英偉達的CUDA生態,那請問英偉達在國內還怎么打?
所以一旦華為真的轉向GPGPU芯片,估計整個行業格局會被改寫,到時候華為威脅的不僅僅是英偉達的AI芯片市場,連普通的GPU顯卡圖形渲染市場,也會受到較大的沖擊。
未來中國人不僅能夠用上中國人自己的AI芯片,還能夠用上中國人自己的GPU顯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