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
核心導讀:雨水季來臨,新邵縣新田鋪鎮石橋村村民王滿云憂心忡忡。他家落成僅幾年的新房,因緊鄰的灌溉水渠排水不暢,已三次遭洪水浸泡。文章來源:邵陽城市報社民情通道欄目
問題癥結在于水渠連接河道的涵洞。記者現場看到,該涵洞異常狹窄,僅約60公分寬,且常有枯枝敗葉堆積形成堵塞。“2018年雨季水就灌進一樓,積水半米深,損失超兩萬元。”王滿云指著墻上清晰可見的水漬說,去年特大暴雨時,水漫過馬路沖入家中,物品漂浮。他認為涵洞過窄是洪水倒灌的主因,多次向村、鎮反映,卻只得到“再等等”的回復。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
新邵縣自然資源局證實,該水渠為老渠改造,直接沿用了馬路下方幾十年前的舊涵洞設計,已無法承載當前增加的灌溉水量和極端天氣。加之王滿云家一樓地勢低于馬路路基,更易受災。村書記隆花果提供的視頻顯示,6月22日暴雨致王家一樓近三分之一浸水。
她稱小雨可清淤應對,大雨因地勢難避;王滿云則堅持涵洞狹窄才是關鍵。面對訴求,鎮、村給出初步方案:雨季前已組織清理涵洞雜物并安排專人巡查;計劃申請資金擴寬涵洞,并稱若村民墊資修建可報銷。新田鋪鎮副鎮長謝良信確認正在走程序爭取解決,但也坦言資金審批需時。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
“去年搬了三次家,下雨就整夜守著。”王滿云焦慮萬分,擔心房屋結構再遭浸泡受損。鄰居家因地勢高從未被淹,更讓他覺得“修修補補不是辦法,得徹底解決”。
截至發稿,村委已組織對涵洞進行了初步清理,但涵洞擴建工程仍無明確時間表。這場關于涵洞的“拉鋸戰”,究竟何時能畫上句號?本報將持續關注。文章來源:邵陽城市報社民情通道 編輯:李有柴綜合整理
請轉發擴散 讓更多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