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山風拂過溪澗
蟬鳴盈滿山谷
7月13日
“鄉村好時節·游購鄉村”
第七屆過半年鄉村振興戲劇節
將于官莊街道石匣村
盛情啟幕
這場以“看大戲、吃伏羊、過半年”為核心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將延續六年來的傳統,用戲曲喚醒鄉愁記憶,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為游客呈現一場集非遺展演、民俗體驗、文旅消費于一體的夏日之約。
石匣村,這座隱于青山之間的章丘梆子發源地,曾因深藏山坳而少人問津。2019年,首屆“石匣過半年鄉村振興戲劇節”打出了“看大戲、吃伏羊、過半年”的文化名片,激活了這片沉睡的土地。短短六年蝶變,戲劇節從最初僅由本村群眾自排自演的質樸演出,蓬勃生長為如今大咖云集、精彩紛呈的盛大文化聚落;其影響力也從最初的鄰里鄉親守望相助,迅速擴展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盛事。
這場以文化為引擎的振興實踐,為石匣村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它不僅讓古老的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更使其接連摘得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中國傳統村落等桂冠,實現了從寂寂無名到聲名鵲起的華麗轉身。
戲劇盛宴,名家匯聚
石匣村的夏日,總與戲曲有著不解之緣。作為章丘梆子的發源地,這里的古戲臺已矗立百年,一磚一木浸透著歷史的回響。本屆戲劇節將迎來戲劇界群英薈萃,古戲臺上,戲劇大咖們將攜拿手好戲傾情獻藝,當然,作為章丘梆子的發源地,自然少不了原汁原味的精彩演繹。這些劇目或講述著忠孝節義的傳奇故事,或演繹著愛恨情仇的世間百態,每一個角色都鮮活生動,每一句唱詞都飽含深情。村民與游客圍坐臺前,聽一曲穿越時空的吟唱,看一段鮮活生動的身段,讓“老調”與“新聲”在清涼的山風中交織,讓傳統與現代于方寸之間共鳴。
鄉村美食,回味無窮
若說戲曲是石匣村的文化靈魂,那么“過半年”的煙火氣便是其最溫暖的注腳。吃伏羊是石匣村傳承百年的夏日儀式,而“攢羊”則是過半年最地道的開場白。這份美味的背后,蘊藏著村民齊心“攢羊”的古老智慧與濃濃鄉情,在物資還不豐盈的年代里,鄰里鄉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買羊宰羊,逐漸形成了充滿人情味的“攢”文化。在戲劇節期間,您可以品嘗到地道的石匣伏羊湯,湯色乳白濃郁,甜美甘醇,讓人回味無窮。除了這碗凝聚著鄰里深情的伏羊湯,還有用甘冽泉水點制的嫩滑泉水豆腐、大鐵鍋柴火慢烹的噴香柴火飯等眾多原生態鄉村美食,讓您在沉浸于戲劇藝術魅力的同時,也能踏上一場滿載鄉愁與煙火氣的風味之旅,真正感受“過半年”的豐饒與歡騰。
民俗體驗,沉浸古韻
石匣過半年,遠不止于看與吃,山村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同樣不容錯過。當您循著泉聲步入時光褶皺,將見證一座古村的山水美學覺醒,36眼清泉如碧玉散落巷陌,在青石板下叮咚譜曲;24座古橋馱著月光倒影,與那些在石墻上肆意揮毫的爬山虎共舞流年;移步章丘梆子博物館,指尖掠過金線密繡的戲袍龍紋,耳畔似有檀板輕叩,每件樂器都在講述穿越烽火的流浪史詩;鄉愁記憶館中,充滿年代感的自行車、風箱、老照片、舊農具訴說著歲月的溫度;而“黃河大集”的熱鬧開市,更充滿著回歸本真的市井煙火,您可以在這里品嘗特色小吃、購買鄉村手工藝品,把石匣的風物故事“打包”帶回家。
在古戲臺下聽一曲穿越時空的吟唱,在老灶臺前攢一鍋凝聚鄉情的伏羊,在青石板路上踩一踩歲月的痕跡。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卻有最鮮活的表演、最真摯的情感、最溫暖的煙火氣。
7月13日—7月20日
來石匣共赴一場山水
文化與鄉愁的夏日之約
來源:愛章丘人論壇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及時聯系刪除
章丘人論壇
咱章丘人自己的論壇
招聘/ 交友 / 房產 /聊天/爆料/便民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