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坎邊,田壟旁,那些無人打理的角落里,馬齒莧正鋪展著肥厚的莖葉,紫紅的莖干托起一片片油綠的小圓葉子,密密匝匝,潑辣地鋪滿視野,像是大地慷慨捧出的一盤盤翡翠。小時候常聽老人念叨:"這草賤得很,曬不死,踩不倒。"然而恰恰是這倔強潑辣的小東西,藏著一口叫人驚喜的鮮滋味。
心里頭突然冒出個念頭:用它包頓餃子試試?不試不知道,這一試可真是絕了!一口咬下去,餡料水潤鮮嫩,太好吃了。下面就把馬齒莧豬肉餡餃子的詳細調餡法子,毫無保留地教給您:
1、新鮮馬齒莧揀去老梗黃葉,用清水反復淘洗幾遍,尤其根部容易藏泥,得多沖沖。燒一大鍋開水,水里撒一小勺鹽,再滴幾滴油(能讓菜色更翠綠)。把馬齒莧倒進去,別猶豫,用筷子快速翻動幾下,燙個十幾二十秒就足夠了!看到葉子變得翠綠發軟,立馬撈出來!撈出的馬齒莧迅速丟進冷水里,最好是冰水,讓它徹底涼透,顏色才能保持鮮亮好看。涼透后,用手攥緊,狠狠地、使勁兒地把水分擠干!擠成一個個干干的小菜團子,放案板上切碎,盡量切細點好入味。
2、選一塊肥瘦相間的豬前腿肉或梅花肉,肥瘦比例大概三七開最好。自己剁餡當然風味更足,嫌麻煩買現成的肉餡也行,但一定要選看起來新鮮、帶點肥膘的。把肉餡放進調餡的大盆里。重點來了:打水!取一小碗,放幾片姜、幾段蔥白,加點花椒粒,用熱水泡出味兒,放涼后就是蔥姜花椒水。少量多次地往肉餡里加這個水(大概小半碗水的量),每次加一點,就用筷子朝著一個方向使勁攪打,讓肉餡把水“吃”進去。接著調味:加入適量生抽、老抽、蠔油、鹽、一點點白糖)、白胡椒粉、香油。用力攪打均勻,讓肉餡上勁。
3、把切碎、擠得干干的馬齒莧碎倒進調好味的肉餡盆里。再切一把香蔥末撒進去。最后再淋上一勺燒得滾燙的熱油,“滋啦”一聲澆在蔥花和馬齒莧上!這步瞬間激發出難以抗拒的蔥香和野菜香,是點睛之筆。還是朝著剛才打肉餡的那個方向,把菜和肉、油、調料充分拌勻。拌勻后,可以挖一小勺餡放鍋里煎熟嘗嘗咸淡,不夠味再加點鹽。完美餡料搞定!
餡調好了,剩下就是包餃子啦!取餃子皮,放上足量的餡,按照自己熟悉的手法捏緊實就行。煮餃子時水寬火大,下鍋后用勺背輕輕推底防止粘鍋。水滾開后點兩次涼水,看著餃子都圓滾滾浮起來就熟透了。一口一個味道滑嫩鮮美,太好吃了
趁著野地里的馬齒莧還精神抖擻,趕緊提上小籃子去掐上一把吧。洗凈、焯燙、擠干、調餡、包捏……當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一口咬下那意料之外的鮮美時,你定會明白,土地從不吝嗇它的慷慨,只待有心人俯身拾取。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