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性、復發性或轉移性宮頸癌(PRmCC)患者目前的治療方案為含鉑化療聯合PD-1單抗,可聯合或不聯合貝伐單抗(VEGF抑制劑),但現有方案的耐受性仍需改善。
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免疫球蛋白(Ig)G4單克隆抗體,藥物設計有助于消除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近日發表于《柳葉刀》旗下期刊
eClinicalMedicine的一項2期試驗結果顯示,替雷利珠單抗聯合低劑量貝伐珠單抗及標準化療有潛力作為PRmCC的一線治療。論文通訊作者為浙江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主任朱筧青。
截圖來源:eClinicalMedicine
這是一項開放標簽、單臂、2期試驗,在中國8個中心納入了51例PRmCC患者(中位年齡54歲),入組時54.9%患者已伴有遠處轉移。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案為替雷利珠單抗(200 mg)、貝伐珠單抗(7.5 mg/kg)、紫杉醇(175 mg/m2)和順鉑(50 mg/m2)或卡鉑(AUC=5),每3周1次靜脈給藥。
截至數據截止,中位隨訪時間為21.5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2.6個月。12個月PFS率為77.9%。中位總生存時間尚在積累中,2年OS率為75.6%。
論文指出,相比同類方案,這項研究中的中位PFS和12個月PFS率更高,但限于各研究入組患者和用藥情況有所不同,需謹慎解釋這些結果。
亞組分析顯示,相比于PD-L1 vCPS(視覺估計陽性細胞比例分數)<5%的患者,PD-L1 vCPS為5%~20%(HR 0.18)和≥20%(HR 0.22)的患者疾病進展風險更低。其他不同年齡、不同疾病狀態等亞組患者的PFS無差異。
該方案為患者帶來高達91.5%的客觀緩解率(ORR),其中14.9%為完全緩解(PR),疾病控制率(DCR)為100%。目前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尚在積累中,18個月時持續緩解率為51.5%。從治療到緩解(TTR)的中位時間為1.6個月,從治療到實現最大緩解(TTMR)的中位時間為7個月。
該方案的安全性可控。貧血(21.6%)和血小板計數下降(19.6%)是最常見的≥3級治療中出現的不良事件,也是常見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均為17.6%)。貝伐珠單抗相關的≥3級TRAEs是蛋白尿(3.9%)、瘺管(2.0%)、陰道出血(2.0%),整體低于同類研究,未來需進一步探索貝伐珠單抗劑量減小和安全性之間的關系。
論文指出,這些數據支持進一步開展大規模隨機研究,以探索該聯合方案作為轉移性宮頸癌患者一線治療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即可訪問期刊官網閱讀完整論文。
歡迎投稿:學術成果、前沿進展、臨床干貨等主題均可,。
封面圖來源:123RF
參考資料
[1] Baris Gencer, et al., (2025).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ering LDL cholesterol in older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0)32332-1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醫學新視點」微信公眾號留言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