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冠脈PCI術后相關糾紛鑒定要點……
來源 | 醫脈通
作者 | 奔走的急診老劉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發生腦梗,鑒定為術后并發癥處理不及時導致,PCI圍術期管理還需謹慎。
案件回顧
66歲老年女性患者,因“發作性胸痛30年,再發1周”入住某醫院。
既往高血壓史30年。入院專科檢查:血壓160/120mmHg,神清,兩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啰音,心率77次/分,律不齊,心音低鈍,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及肌張力正常。心電圖:部分導聯ST-T段改變;心臟彩超:雙房、左心室增大,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伴下壁基底膨出,左心室壁不均勻性增厚,升主動脈瘤樣增寬,二尖瓣中量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主動脈瓣少量反流,左心功能減低,中度肺動脈高壓。入院診斷為冠心病,高血壓,腎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心房顫動。
入院后,醫方于9月3日在局麻下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支架植入術,術中于左前降支病變處植入2.25mm×24mm、2.4mm×38mm、3.0mm×38mm PE支架3枚。術后予以抗凝、調脂、擴張冠脈等治療。
9月4日,患者右臂穿刺點愈合良好,右下肢股動脈穿刺點皮下淤血,皮下可觸及較大血腫,注射器穿刺抽出約25ml血性液體。后予以制動及局部處理。
9月7日,患者出現左側肢體偏癱,神志模糊,溝通不應,查CT示:腦多發腔梗。神經內科會診建議脫水降顱壓、抗自由基腦保護治療。
9月8日病情好轉,轉入神經內科予以抗血栓、活血化瘀、脫水、輸血、清除氧自由基及改善代謝等治療。
血紅蛋白數值:9月1日129g/L、9月2日123g/L、9月5日102g/L、9月7日 68g/L、9月8日65g/L、9月9日 63g/L、9月10日74g/L、9月11日68g/L、9月12日71g/L、9月15日86g/L。
9月17日入住燒傷整形科,專科檢查:右腹股溝創面直徑約10cm,表面黑色痂皮覆蓋,痂皮邊緣間有滲液滲出,有異味;基底腫脹,質硬。診斷為右腹股溝手術后皮膚壞死,冠心病,腦梗死,高血壓。予創面清創換藥等治療。
12月2日轉至康復科治療。
家屬將醫方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法院委托鑒定中心對本案進行鑒定。鑒定中心出具鑒定意見書指出:
1.醫方的過錯分析
(1)醫方在術后拔管時間過早,對穿刺部位觀察不仔細、處理不到位,未能及時有效止血,是患者后期出現貧血、右腹股溝皮膚壞死的主要原因。
(2)在患者血紅蛋白數值明顯下降的過程中,醫方沒有及時糾正貧血,無詳細的血壓監測記錄。并且在診斷腦梗死后給予脫水治療,從而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
(3)醫患溝通不到位:關于心房顫動的發生、發展及預后等與患方溝通不夠。慢性心房顫動患者有較高的栓塞發生率。過去有栓塞病史、瓣膜病、高血壓、糖尿病、老年患者、左心室擴大、冠心病等使發生栓塞的危險性更大。
2.因果關系分析
穿刺部位出血為臨床可以預見但難以完全避免的并發癥,但醫方在此并發癥發生后未能給予及時有效的診治,是患者后期出現貧血、右腹股溝皮膚壞死的主要原因;右股動脈穿刺點大量滲血導致患者短期內發生嚴重貧血,血紅蛋白從129g/L下降至68g/L,醫方沒有及時糾正貧血,并且在診斷腦梗死后給予脫水治療,從而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另外,該患者有原發性高血壓史30年、心肌梗死史,再加上患者為老年女性等,其自身病情也是栓塞發生的高危因素。綜合考慮,醫方過錯行為與患者腦梗死原因力為同等原因。
最終,法院采納鑒定中心意見,判決醫方承擔50%的賠償責任,賠償患方各項損失共計30余萬元。
冠脈PCI術后相關糾紛鑒定要點
冠脈PCI技術越來越成熟,隨著技術的推廣,治療病例增多,PCI術后相關醫療糾紛也隨之增加。
PCI術后并發癥的產生大多與患者自身因素有關,但醫療行為對PCI術后恢復預后有著極大的影響。醫療損害鑒定的主要任務是對醫療行為正確與否的判斷,PCI術后并發癥的產生與治療相關的因素有關,主要包括:
(1)術前評估不足,沒有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
(2)不遵守操作常規,技術不熟練;
(3)術后并發癥未能及時發現,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等。
這類糾紛在進行司法鑒定時,鑒定專家會著重以下幾方面的評估:
1.PCI術前評估及適應證選擇是否得當
具有PCI術適應證是醫療機構開展治療的合理性前提。術前評估主要就是權衡收益和風險,收益大于風險即可為相對適應證,反之,則為相對禁忌證。術前評估對手術方式的選擇、手術結果及預后等密切關聯。
醫生應對患者情況進行評估,包括血管病變情況、心肌缺血狀況、全身情況、出血風險等;還需要評估醫方自身情況,包括介入操作水平、處理并發癥的能力、其他科室輔助支持能力等。
2.PCI術前準備是否充分
PCI術前需要進行一定準備,包括抗血小板制劑使用、改善心肌缺血、治療心律失常等。還需要充分告知,對于手術方式的選擇要充分告知并明確可選擇的手術方式、各手術方式的優缺點,手術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各種并發癥。
3.PCI術中操作是否得當
PCI術中操作需要謹慎,避免暴力操作;對于不同位置的病變采用合理的處理策略,可在術中可以輔以血管內超聲技術以明確支架大小、膨脹是否充分及定位是否準確等;根據病變情況選擇合適品類的支架;對于無法充分擴張的纖維性或嚴重鈣化病變,采用旋磨術提高鈣化病變PCI成功率等。
4.術后監測是否得當
?術后需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復查心電圖和心肌酶等檢查,記錄尿量,注意血容量補充;
?注意穿刺部位有無出血或血腫,經股動脈穿刺途徑者,注意足背動脈搏動情況;
?術后需要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需要注意有無皮膚瘀斑、黑便、血尿等出血跡象;
?PCI術后患者一旦出現胸痛、胸悶等情況,要高度注意,及時行心電圖、心肌酶譜檢查,必要時行冠狀動脈造影。
5.并發癥的處理是否及時得當
PCI并發癥包括急性冠脈閉塞、動脈夾層、無復流、冠脈穿孔、支架脫載、出血等。對于并發癥的發生,可以通過術前謹慎評估、術中謹慎操作、預防性藥物治療等方法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但并發癥是無法完全規避的,當并發癥發生后,醫方應盡早診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救治,避免并發癥導致嚴重后果。
本周案件中,患者首先發生的是穿刺處血管局部并發癥。股動脈穿刺并發癥可以表現為穿刺點及腹膜后血腫、假性動脈瘤、動靜脈瘺、動脈夾層或閉塞。穿刺點的血腫不難診斷,少量局部出血或小血腫且無癥狀時,可不予處理;血腫較大、出血過多且血壓下降時,應充分加壓止血,并適當補液或輸血。
本案醫方顯然沒有積極地去處理血腫,導致患者血紅蛋白明顯降低,也沒有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評估患者血管灌注情況,導致患者最終發生腦血管病。
如何規避PCI相關醫療風險?
針對鑒定專家評估醫療過錯中涉及的方面,臨床醫生在實施PCI治療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術前:嚴格評估與充分準備
首先,要精準把握適應證,嚴格遵循指南(如ESC/AHA),結合患者冠脈病變特點(SYNTAX評分)、臨床癥狀、合并癥(如腎功能、出血風險HAS-BLED評分)、生活質量需求等綜合評估,避免過度治療。高危患者重點篩查:老年、糖尿病、慢性腎病、既往卒中/出血史、左心功能不全者,需多學科協作(心內、心外、麻醉科)評估PCI vs. CABG(冠脈搭橋)的獲益風險比。
其次,優化術前準備。規范雙聯抗血小板治療(DAPT,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確認藥物反應性(必要時行基因檢測或血小板功能試驗);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140/90 mmHg;糖尿病患者調整血糖。
最后,充分告知、知情同意。明確告知手術必要性、替代方案(藥物/CABG)、具體步驟、預期效果;重點溝通并發癥風險及應對預案;對房顫患者強調抗凝與抗血小板的平衡及栓塞/出血雙重風險。
2.術中:規范操作與應急保障
術者應精細操作技術:優先選擇橈動脈路徑(降低出血風險),股動脈穿刺時使用超聲引導定位,避免反復穿刺損傷血管;
病變處理:鈣化病變預旋磨,分叉病變選用合理術式(如DK Crush),支架尺寸選擇參考腔內影像(IVUS/OCT),確保貼壁良好;
抗凝管理:精準計算肝素用量(ACT監測),高出血風險者考慮比伐盧定;
術者與助手、護士、技師實時溝通,異常情況(如血壓驟降、胸痛)立即暫停操作并排查原因。
3.術后:系統化監測與個體化管理
早期(24-72小時)關鍵監測時段,需要對穿刺部位、血紅蛋白、血液動力學、神經功能等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情況盡快完善檢查,明確診斷,全面評估,積極治療。
4.體系支撐:標準化流程建設
制定PCI圍術期SOP(標準操作程序),明確拔管時間(橈動脈2-6小時,股動脈4-12小時)、壓迫裝置使用規范、Hb下降干預閾值(如<80g/L啟動輸血評估)。同時,強化多學科協作(MDT),建立“PCI并發癥快速響應小組”:介入科、心外科、神經科、輸血科24小時聯動。
隨著PCI技術的推廣,很多醫院都會開展這項技術,但是可能水平還是參差不齊。PCI術相關并發癥通常無法有效避免,需要醫生圍術期謹慎評估、小心操作、認真管理,才能使得患者獲益,診療安全。
欄目顧問律師:
梁雨律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覓理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梁雨律師團隊專注于民商事法律訴訟、公司企業法律顧問,業務領域涵蓋股權投資、醫療糾紛、知識產權等,其豐富的執業經驗切實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為客戶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服務。
本文事件來自于:中國法院裁判文書網。
責編|Atai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緊急叫停!國家衛健委發文,禁止這兩項手術
又一省交出亮眼醫改答卷:490名黨政領導擔任轄區醫院“編外院長” | 醫脈政事兒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