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文史,要您好看
作者:貞觀
編輯:莉莉絲
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0多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成立。
《聯合國家宣言》和聯合國,兩個非常相似的歷史名詞,其背后又是兩個歷史事件。那么,《聯合國家宣言》和1945年10月成立的聯合國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有關系,這個關系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
上圖 _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和北非戰場
第一,1942年1月1日,《聯合國家宣言》的簽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為戰后聯合國的誕生奠定了初步基礎。聯合國在一定意義上成為反法西斯聯盟的代稱。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1931年9月18日,中國率先打響了14年抗戰。到了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的時候,中國抗日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1939年9月,英法對德國宣戰,歐洲戰爭全面爆發。1940年,歐洲大陸大部分淪陷,英國孤軍抗戰,打敗德軍入侵,而美國對英國的大西洋海戰給予了援助。
1941年6月22日,德軍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后,美國和英國給蘇聯提供陸續援助。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后,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中蘇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國成立的反法西斯聯盟的時機已經成熟了。《聯合國家宣言》的簽訂也就順理成章的進行。
上圖 _ 蘇德戰爭中被俘的德軍戰俘
簽訂《聯合國家宣言》的國家以中蘇美英等4國為主體,涵蓋26個國家。《聯合國家宣言》的核心內容就是簽字的所有反法西斯盟國共同作戰,不得對軸心國單獨媾和。而消滅軸心國的目的就是為了捍衛人類的和平。
到了1945年聯合國成立的時候,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出力最大的中蘇美英等國,也是《聯合國家宣言》的4個“主體簽字國”,順利成章的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在戰后主導世界局勢。《聯合國家宣言》的精神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塊得到了直接的體現。
上圖 _ 《聯合國家共同宣言》即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
第二,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節節勝利,《聯合國家宣言》的精神通過若干國際會議得到了確認和補充,聯合國的框架在以《聯合國家宣言》為主導的反法西斯聯盟的制定下逐漸清晰起來。
20世紀上半葉,人類經歷了2場殘酷的世界大戰,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極其深重的災難。對于當時的反法西斯聯盟而言,在戰后建立一個協調各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機構才能避免世界大戰悲劇的重演。因此,在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節節勝利的大背景下,反法西斯盟國有必要召開會議,在《聯合國家宣言》《大西洋憲章》等文件的精神的指引下,就戰后建立世界性和平機構的事情展開協商。
1943年10月,中蘇美英的高級官員在莫斯科開會,簽署了《莫斯科宣言》(非1957年蘇聯陣營國家簽訂的《莫斯科宣言》),中蘇美英等國的高級官員政要一致認可,盡早建立一個維護世界和平的機構。
到了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形勢進一步明朗起來。反法西斯盟國召開了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就是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在《聯合國家宣言》精神的直接指導下,就建立聯合國的事宜進行了認真的商討。
上圖 _ 各國代表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上的簽字
這次會議商討的內容很多,但其中一條內容可以看作《聯合國家宣言》這份文件在聯合國的直接體現——
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問題,美國提出來,聯合國創始會員國除了《聯合國家宣言》簽字的26個國家,再增加8個沒有向軸心國宣戰的國家,其中大部分國家為拉丁美洲的國家。而蘇聯對美國的部分建議表示反對。雙方就是否增加沒有向軸心國宣戰的國家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問題反復商討也沒有結果。不管美蘇雙方是否同意將沒有對軸心國宣戰的國家拉入聯合國創始國的陣營,《聯合國家宣言》的簽字國理所應當的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組成部分。
從《聯合國家宣言》的簽字,再到《莫斯科宣言》關于建立世界性和平組織的商討,再到敦巴頓橡樹園會議,有關國家就聯合國成立的問題進行協商討論。《聯合國家宣言》所體現的“聯合國”三個字,正從反法西斯盟國的設想一步步予以落實。
上圖 _ 1945年,雅爾塔會議的美蘇英三巨頭
第三,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進一步確認戰后成立聯合國的相關事宜。由于雅爾塔會議的開會國為美英蘇三大反法西斯巨頭,《雅爾塔宣言》所體現出的核心精神依然是《聯合國家宣言》的延續。
1945年2月,美英蘇三巨頭——羅斯福總統、丘吉爾首相和斯大林大元帥在雅爾塔召開會議,就成立聯合國的問題和其他國際局勢問題交換了意見。除了戰后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是三位巨頭商討的重點問題。經過反復商議,三位巨頭認可,中蘇美英法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所有重大國際問題遵循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原則。
值得一提的是,中蘇美英4個國家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簽字核心國,其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家宣言》精神在成立聯合國這件事情上的直接體現,而法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方面是因為法國在二戰時期的抵抗組織——自由法國為《聯合國家宣言》的簽字國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盟國對戴高樂領導的法國抗戰的認可,給予法國戰后的大國地位。
上圖 _ 《聯合國憲章》簽署儀式舊照
第四,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6月,《聯合國憲章》正式簽署。聯合國的基本框架由此確定。到了1945年10月,聯合國正式成立。
根據《聯合國家宣言》的精神,以及《莫斯科宣言》,敦巴頓橡樹園會議、雅爾塔會議、舊金山會議等一次次國際磋商,讓《聯合國家宣言》所倡導的各大國消滅法西斯,捍衛世界和平的直接產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直接產物——聯合國正式誕生。
參考資料:《羅斯福的四大自由與聯合國誕生》 龔萬韌
北京大學法學院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下方查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