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奴國際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消息,迅速在火鍋行業掀起波瀾。這家以“毛肚+菌湯”為核心特色的高端火鍋品牌,正試圖通過“產品主義”堅守與“市場下沉”推進的雙重戰略,走出一條有別于行業巨頭的獨特擴張之路,其資本化進程也因此備受矚目。
從經營數據來看,巴奴表現亮眼。營收持續增長,2022-2024 年營收分別為 14.33 億元、21.12 億元、23.07 億元,2024 年同比增長率達 36%;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 7.09 億元,較 2024 年同期同比增長 33%。利潤方面同樣穩步提升,2025 年第一季度凈利 5516 萬元,期內利潤率 7.8%,較上年同期的 6.2% 有所增長,門店利潤率也逐年走高。
在門店擴張上,巴奴節奏明顯加快。2023-2024 年,新開門店數量分別為 11 家、25 家和 35 家,門店總規模從 2022 年的 86 家增長到 145 家。區域分布上,河南作為總部所在地和重要根據地,有 53 家門店;且 145 家門店中,78.6% 分布在二線及以下城市,僅 31 家在一線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二線及以下城市門店經營利潤率達 24.5%,高于一線城市的 20.7%,實現了規模與效益的雙向突破。
運營效能方面,巴奴翻臺率逐年提升,2022-2024 年分別為 3 次 / 天、3.1 次 / 天、3.2 次 / 天,2025 年第一季度達 3.7 次 / 天,帶動門店整體經營利潤率從 2022 年的 15.2% 增長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23.7%。憑借這些表現,巴奴在客單價 120 元以上的品質火鍋市場中占據 3.1% 的份額,成為該市場最大品牌。
巴奴的發展離不開對 “產品主義” 的堅守。創始人杜中兵為解決傳統火堿毛肚的食品安全隱患,從西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院引入活性生物酶嫩化技術,打造綠色毛肚生產線,經過 20 年堅持,毛肚成為門店點擊率高達 98% 的招牌產品,2024 年更推出從新西蘭冷鏈運輸的冰鮮毛肚,品質再升級。菌湯也是其核心特色,選材嚴謹,每日于門店現場熬制。
圍繞 “毛肚 + 菌湯”,巴奴構建起 “一王一后 + 十二大護法” 的產品矩陣,“一王” 為毛肚,“一后” 為野山菌湯,“十二大護法” 包括多種特色菜品,各單品均以食材品質與工藝創新為支撐。2022-2024 年及 2025 年 Q1,該產品矩陣的銷售額占比分別為 49.8%、48.0%、47.9%、49.6%,夯實了品牌護城河。
在定價策略上,巴奴采用物理性和結構性降價來降低客單價,同時維持產品價值感。物理性降價將鍋底改為三宮格自選模式,按格收費,降低鍋底均價;結構性降價則通過增加豬肉類和蔬菜類產品,如推行 “蔬菜月月新” 計劃來實現。這一策略成效顯著,2025 年第一季度客單價降至 138 元,但翻臺率提升至 3.7,推動同店銷售額增長,達成客單價與運營效率的良性平衡。
此外,巴奴圍繞 “鮮” 升級門店并構建第三代供應鏈體系。第三代供應鏈遵循 “能冷鮮就不冷凍、能天然就不添加、能當天就不隔夜” 原則,采用央廚定制化生產,追求天然新鮮。在運輸環節,開發干線運輸資源,確保蔬菜時效性;采購環節與生產基地緊密合作,保障食材新鮮度并控制成本。門店方面,推出 “新西蘭冰鮮毛肚”,2025 年 3 月升級至 “8.0 版本”,新增可視化熬湯區與原材料展示區,強化顧客對 “鮮” 理念的認同。
在擴張策略上,巴奴以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為根據地,向周邊下沉市場滲透。基于下沉市場的增長潛力,其 IPO 募集資金將用于繼續加密品牌勢能城市及向省級市擴張,擬在河南、陜西、安徽、浙江、江蘇建設衛星倉,每個倉投資 400-500 萬元,加上已有的 5 個區域性綜合央廚及 1 家底料廠,進一步鞏固供應鏈優勢。巴奴計劃 2025-2027 年新開 150 家直營店,實現門店規模翻倍,加速下沉市場滲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