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總能聽到“俗話說”“老話說”這樣開頭的話,這一般都是古時候傳下來的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既“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很多人都說有道理,那么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走水”的字面含義
從字面意思上看,“走水”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走水路,或與水有關的活動。在古代時候,由于交通條件有限,水路成為人們出行和運輸的重要選擇。然而水路并非總是安全可靠的,尤其是對于貧窮的人來說,走水路往往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危險性
古代水上交通不發達,船只簡陋,海上信息預測能力不足,加上天氣多變,風浪無常,走水路極易遭遇翻船、沉船等事故,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打劫風險
水路也是盜匪和打劫者經常出沒的地方,窮人往往成為他們的主要目標,財物被劫甚至生命受威脅的情況,可謂時有發生。
時間成本
水路與陸路相比,水路雖然便捷,但往往耗時更長,對于急于求成的窮人來說,時間成本也是不可忽視的。
不做水上生意
水上生意同樣面臨諸多風險,如天氣變化、海難事故、海盜襲擊等,這些都會給從業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生命威脅。
“走水”引申的含義
除了字面含義外,“走水”在俗語中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它不僅僅指物理上的走水路或做水上生意,更象征著一種冒險、投機取巧、不顧后果的行為方式。
不鋌而走險
窮人在面對困境時,往往會選擇冒險一搏,希望通過走捷徑、投機取巧的方式來改變現狀。然而“窮不走水”卻是在告誡人們,在窮困潦倒之時,更應該腳踏實地、穩扎穩打,而不是盲目冒險、不計后果。
量力而行
“走水”也是在提醒人們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目標。在貧窮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計劃、采取行動,而不是盲目跟風、盲目投資。
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才能逐步擺脫困境、實現自己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走水”一詞在古代還具有一定的忌諱色彩。在古代中國,火被視為神圣而神秘的存在,人們對火既敬畏又崇拜。因此在發生火災時,人們不會直接說出“著火”這樣的字眼,而是用“走水”來代替。
“富不涉淫”
在探討“走水”的含義時,我們還需要將其與“富不涉淫”這一部分進行對比和補充。因為這兩部分共同構成了這句俗語的完整意義。
對比:“窮不走水”強調的是在貧窮時要腳踏實地、穩扎穩打、不盲目冒險;
“富不涉淫”則強調在富貴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珍惜當下的幸福、不沉迷于享樂和放縱之中。
兩者都體現了古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都是在告誡人們要安分守己、量力而行、不貪不占、不驕不躁;
同時也強調了人生的平衡和適度原則,即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搖。
寫到最后
“窮不走水”中的“走水”一詞,其實具有多重含義。它既指物理上的走水路或做水上生意,又引申為不鋌而走險、量力而行的行為方式;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語言忌諱色彩。這句俗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形式,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和智慧,對于現代人來說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