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5年7月2日的夜晚,重慶解放公園的1號湖被夜色溫柔地包裹著。
環湖的淺水中,一根根長短不一的竹竿靜靜地豎立著,像是特意為某種生物搭建的“產卵平臺”。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一些螺正趁著這夜色的掩護,緩慢而執著地爬上竹竿,開始它們繁衍后代的“大計”。
而它們沒發覺的是,一群身著水褲、頭戴頭燈的工作人員早已忙碌起來,他們戴著頭燈在黑暗中穿梭,照亮了水面和竹竿。
他們的眼神專注而銳利,仔細搜尋著每一只爬上竹竿的螺,一旦發現,便迅速伸手將其捕獲;對于那些附著在竹竿上的粉紅色卵塊,也毫不留情地一一刮除。
湖中還放了幾個地籠靜靜地沉在水底,這是誘捕這種螺的“秘密武器”。
解放公園管理處園林養護一部負責人藍松濤看著這些清理出來的2300多個螺忍不住吐槽:這些螺真是麻煩,它們喜歡吃一些水生的植物,把好好的一片水域弄得亂七八糟;
還擠占本土螺類的生存空間,讓本土螺類的數量越來越少。
而且它們在水邊隨處產卵,那些粉紅色的卵塊不僅影響公園的景觀,清理起來還特別費勁。很多游客看到這些卵塊就覺得很礙眼。
更夸張的是,這玩意簡直就是攜帶寄生蟲的“天堂”,一個螺里面甚至能帶著上千條寄生蟲。
而且這些寄生蟲里面還有不少是能夠感染人的,有些寄生蟲感染之后帶來的后果特別嚴重,還有可能致人死亡。
武漢經過排查之后發現,全市共有51座涉水公園發現了這種螺的蹤跡,所以意味著這51個公園都要進行清理工作。
而截至7月2日晚上,工作人員一共清理福壽螺21萬余只!就這還不算卵塊。
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螺這么招人討厭呢?
?——【·攜帶寄生蟲的螺·】——?
這種螺叫做福壽螺,體型在螺類中算是比較大的,成螺的貝殼直徑一般能達到4-6厘米,最大的甚至可以超過10厘米。
它的貝殼呈螺旋形,就像一個小小的螺旋塔,顏色多為黃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相對光滑,但能清晰地看到一圈圈的生長線,那是它生長過程中留下的印記。
螺殼的縫合線比較深,將螺殼分成了一個個明顯的螺層,殼口是卵圓形的,邊緣比較完整光滑。
當福壽螺活動時,它的頭部會從殼口伸出,頭部上長有一對細長的觸角,就像兩根探測棒,能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
在觸角的基部,有一對小小的眼睛,雖然視力不佳,但也能對光線的變化做出反應。
它的腹足非常寬大,呈斧狀,這使得它能夠在水底的淤泥、石頭表面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上靈活地爬行,即使是比較光滑的地方,也能牢牢地附著在上面。
福壽螺是典型的水生生物,它喜歡棲息在水質清新、水生植物豐富的淡水環境中,比如湖泊、池塘、河流、稻田以及公園的水域等。
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無論是靜水還是緩流的水域,都能生存下來。
作為雜食性動物,福壽螺它尤其喜歡啃食水生植物的嫩葉、嫩莖和根系,對水生植物的破壞力極大。
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它也會攝食腐殖質、藻類以及其他小型水生生物,展現出極強的生存能力。
福壽螺十分能生,每年的 3-11 月是它的繁殖旺季,其中 5-8 月最為旺盛。
雌螺在產卵時,會爬到離水面較近的物體上,如竹竿、石頭、水生植物的莖葉等,然后產出粉紅色的卵塊。
每個卵塊包含的卵粒數量不等,少則幾十粒,多則上百粒,這些卵塊排列整齊,具有很強的附著力,不易被水沖走。
經過大約10-15天的孵化,幼螺便會破殼而出,落入水中開始新的生命歷程。
福壽螺的老家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那里溫暖濕潤的氣候和豐富的水生植物為它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
上個世紀80年代,福壽螺被作為食用螺引進我國,最初主要在廣東、福建等南方省份進行養殖。
然而,由于福壽螺的肉質實在是不怎么好吃,而且體內攜帶大量寄生蟲,所以后面人們慢慢地就不養了。
在養殖過程中,一些福壽螺從養殖場所逃逸到野外,加上人為的放生等因素,它們開始在野外的各種水環境中擴散蔓延。
特別是在南方地區,由于氣候溫暖濕潤,非常適合福壽螺的生長和繁殖,其分布更為密集,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福壽螺體內含有大量的寄生蟲,包括血吸蟲、肺吸蟲、管圓線蟲等,其中廣州管圓線蟲是最為常見且危害較大的一種。
一只福壽螺體內可攜帶上千條廣州管圓線蟲幼蟲。
人如果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福壽螺,就極易感染寄生蟲病。
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后,幼蟲會在人體內移行,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膜炎等疾病,患者會出現頭痛、發熱、頸部僵硬、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癱瘓、昏迷乃至死亡。
所以現在各個地方都開啟了福壽螺的防治工作,比如使用的高壓水槍、改進版直角鍋鏟、潛水清理、自制鋼絲刷等工具進行清理,還有一些新的技術和方法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還有科研機構甚至開發出了一種引誘劑,這種引誘劑是根據福壽螺的食性和嗅覺特點研制而成的,能夠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對福壽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工作人員將這種引誘劑放入地籠中,然后將地籠放置在福壽螺活動頻繁的水域。
結果顯示,使用引誘劑的地籠捕獲的福壽螺數量比普通地籠增加了 30%以上,大大提高了地籠的誘捕效果。
希望在未來這些福壽螺能夠盡可能被清理干凈,不要在我國的野外水域“為非作歹”。
參考:
江津融媒《別吃,寄生蟲多達上千條!》2025-7-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