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照射事件真相大白,德國鬧出烏龍,中國軍艦根本沒去紅海。原來是德國搞出來的烏龍事件,事發之時,我國艦艇根本就不在德國方面宣稱的“紅海海域”。但誤會可以輕易解除并不意味著說過的話和采取的行動也可以及時撤回以及消除影響,而且德國鬧出烏龍這件事背后其實一點也不簡單。這很好理解,核心在于德國先入為主并且表現得異常焦急和高度確信,德國背后沒有靠山是不可能的。
據媒體報道,德國于本月8日就去年自家巡邏飛機被解放軍軍艦用激光瞄準一事對我國表達嚴正抗議。
為此,德國專門召見了我駐德國大使進行交涉,字里行間盡是質詢和憤怒之意,仿佛事情發生的時間是最近而非去年。
本月9日和10日,外交部和國防部新聞局就此事分別作出了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德方所稱的與事實不符,中國海軍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實施護航行動是為維護國際航道做貢獻。中德應及時加強溝通,避免誤判”。
國防部新聞局表示:“當時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既未在德方所言的紅海海域開展活動,又沒有開機使用激光設備。德方應當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維護中德兩軍關系大局”。
從表態中不難發現,我國關注到了德方所言的激光照射事件,但卻直接點出了核心所在。
那就是海軍艦艇在事發之時所處的位置根本就不是德國宣稱的紅海海域,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雖然和紅海海域相連,但二者的區別很大。
其次,海軍艦艇實施護航行動事關我國聲譽,如果當時有其他國家的船只在場,這種近乎挑釁的行為則更加沒有理由作出;如果沒有第三方在場,這件事情也是死無對證。
言而總之,德國為什么就對解放軍艦艇使用激光瞄準德軍的偵察巡邏飛機保持了如此高度確信的態度?
德國這樣先入為主,只能說明德國眼中的我國和胡塞武裝脫不開干系,我國是胡塞武裝的保護傘。
但這么聯想可是要講證據的,不講證據就潑臟水完全可以視作為單方面挑起事端和制造摩擦。
因此,當下德國突然對我國發難實際非常蹊蹺,而且除去沒有合理理由進行解釋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德國對外武力擴張的傾向和態勢都愈發明顯化明確化,德國已然成為北約當中的“辟路先鋒”。
別的不說,單單是仍在持續進行的俄烏沖突之上,德國就已經向波羅的海三國當中的立陶宛持續派兵,現在已經有一個旅隊獲得了永久駐軍許可。
可這樣陳兵邊界的行為做法會引發很大爭議,譬如在西方陣營眼中是未雨綢繆;但在俄羅斯眼中,這就是赤裸裸的單方面挑釁。
那么,德國加快對外軍事擴張的腳步是否意味著北約要在未來主動掀起消滅俄羅斯的大戰?這是否可以視作為是必要的戰前準備的一部分?
同樣的道理,德國現在都拿不出證據實錘卻保持高度確信,突然對我國發難是否意味著北約將實質性加入到軍事層面的遏制中國崛起上來,持續推進東擴亞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罷了?
如果德國的行為做法得到了北約的授權,那這件事情就不能單單用對外關系的視角來看待,反而應當將軍事視角囊括其中。
雖然現在仍然不清楚德國是否會加入中東戰局,但就德國如此蠢蠢欲動的態勢來看,美西方陣營至少對此也是高度默許的態度,只是有能力站出來的國家數量實際并不算多罷了。
一眼望去,也就英法德三國可以迅速形成戰斗力,但這三個國家都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基礎深厚。
而英法兩國在經濟層面又不如德國,因而德國現在已經在事實層面成為北約當中除去美國之外的歐洲老大國家。
只要德國欲望比較強烈,歐洲作出冒險的可能性非常大,再聯系上最近歐盟也對我國發難,德國這般翻舊賬的行為很明顯表現出了中歐脫鉤程度會再度深化的突出特征。
只有這樣,德國的行為做法才說得通,或者說這一行為做法高度符合和歐盟、北約深深綁定的身份。
參考資料:
柏林指責解放軍用雷射瞄準與干擾德國飛機|中時新聞網
中國軍方用激光瞄準德國飛機?外交部回應|澎湃新聞
中國軍方用激光瞄準德國飛機?國防部回應|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