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辛辛苦苦供孩子上大學,圖的就是一個公平的成長環境——同樣的校園里,不該因為身份差異就有明顯的待遇落差。
大學本應是靠學識、能力說話的地方,無論是本國學生還是外國留學生,平等的教育資源、一致的評價標準,才是對“公平”最基本的詮釋。如果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比如過度傾斜資源給留學生,卻忽視本土學生的合理需求,不僅會寒了家長和學生的心,也可能違背教育的初衷。
當然,友好對待留學生、促進文化交流是必要的,但這種“友好”不該建立在犧牲本土學生公平感的基礎上。學校更該做的,是在規則面前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這才是對家長“血汗錢”最好的回饋,也是教育應有的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