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作為新興的崛起大國和早成氣候的守成大國之間難以避免競爭性的矛盾出現,國際問題學術界甚至有修昔底德陷阱的說法,就是說有人認為兩者之間必然有一場殊死決斗。但是歷史發展提供的證據表明,修昔底德陷阱不總是生效的,比如從一戰到二戰,全球海上權力的主導權在英美之間實現了和平轉移,大英帝國并沒有和美國爆發所謂的“必然一戰”,當下大國關系的發展走向也有三種可能性。
(1)陰和陽,分權共治
當守成大國的霸權開始衰落,但還沒有一落千丈的時候,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際上很多事還離不開他,而當崛起大國實力開始趕超,但還沒有法力無邊的時候,國際上很多事包辦不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兩國共治分享。你管金融,我管制造,咱倆分錢分領域,共同管理這個世界。這就像陰和陽相互依存,誰也滅不了誰。
歷史案例就如春秋時期,周天子地位開始衰微,源自其實力的下降,周天子自己的地盤上的經濟和軍事也就是到了一個諸侯國的水平。五霸先后崛起,“尊王攘夷”,代替周天子領導這個體系,承擔一些責任和權力。但是,五霸沒人自立為天子,去另立一個王朝,因為那不但不合規則,關鍵是周天子的權威和地位來自某種政治文化的合法性,它的硬實力不夠了,軟實力非常強大,五霸的硬實力上升了,但是軟實力還差的遠,因此五霸都知道只有利用這個現成的“國家體系”才是成本最低的。于是五霸和周天子達成了一種共治模式,在不同層面上分擔著不同的功能,共同維護整個體系。這個是上策
現在美國確實有些人后悔錯過了建立中美G2結構的最佳時機。
(2)劃江而治,競合并存,最多冷戰不熱
兩大國爭奪江山社稷,也不一定非得你死我活。像中國古代的南北朝和宋遼澶淵之盟,也不是一定水火不容。既然一時半會分不出勝負,誰也滅不了誰,可以分分地盤,競爭與合作并存,通過競爭尋找發展機遇,通過合作爭取和平。分割地盤,同時享受中間地帶小國的兩頭進貢,就像春秋晚期“弭兵會議”之后的晉楚共同稱霸。但是問題也是存在的,雙方也還在等待萬一出現吃掉對方的千載良機,雖然簽了和平協定,可是三天兩頭小動作不斷,激化了就像是冷戰。這個也就是維持一段時間的權宜之計,當然這個一段時間也可以維持的相對長一點,天天湯姆杰瑞,終究還是會走向對決。搞不好也能引起個代理人戰爭。這個是中策。
(3)漢賊不兩立,一山不容二虎
這個就是修昔底德陷阱生效的特殊情況了。當兩個大國在很多方面都不愿意妥協,或者說感覺自己的利益一點都讓不了步,或者說充滿了對對方的不必要的競爭恐懼的時候,沖突和對決不可避免,最低程度也是冷戰,很可能熱戰,至少玩個代理人戰爭。代理人戰爭不是俄烏戰爭才有的,美蘇冷戰的時候打過N場,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從美蘇的角度看都是代理人戰爭。美國也有人覺得可以在東亞打一場代理人戰爭。這是不得已的下策。
除了三種可能性,還有三種應對策略,下次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