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采用真實世界大數據研究方法,通過分析全球三個城市500萬份餐廳菜單,首次證實社區餐飲水平和營養質量與當地居民肥胖率直接相關。貧困區快餐點密集且營養失衡,健康風險顯著上升。關注一下你生活所在小區周圍的餐飲供應和營養質量。
閱讀文摘
多年來,健康專家一直擔心“食物荒漠”問題,即居民缺乏良好營養食物選擇的地方。在最新一項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一種新的、細致的大數據方法來檢驗這一問題,結論是:居住小區附近營養不佳的飲食選擇與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之間存在相關性。
研究人員創新性地采用大數據方法,對波士頓、倫敦、迪拜三座大城市展開了研究,通過分析約3萬家餐廳的500萬份菜單的營養數據,揭示社區餐飲環境與居民健康的直接關聯性。
研究團隊構建了包含數百萬外賣平臺菜品的數據庫,依據美國農業部食品數據中心標準,采用膳食平衡指數和營養豐富食品指數評估營養價值。
研究顯示:波士頓有22.2萬份菜單,其中71%可以評級;迪拜有160萬份菜單,其中42%可以評級;倫敦有310萬份菜單,其中56%可以評級。
通過關聯社區健康數據發現:
倫敦:街區菜單營養質量與肥胖率呈顯著負相關,膳食纖維、鉀含量高的區域肥胖率更低;
波士頓:營養健康相關性較弱,但高纖維果蔬飲食區健康數據更優;
迪拜:缺乏直接健康數據,但營養質量與租金價格強正相關,表明富裕社區選擇更優。
研究者認為:餐館食物直接關系到附近居民的健康,食物的格局至關重要,貧困社區快餐比例更高,而且營養更差,導致人群肥胖風險上升。
該研究突破了傳統“食物荒漠”理論僅關注超市分布的局限性,證明即使存在健康食品店,快餐店主導的餐飲結構仍會導致營養失衡。高精度數據使城市環境成為健康研究的新前沿。現在,關于肥胖和健康的問題,科學家們能夠以空前精度解析食物景觀對健康的影響機制,不單單是食物本身,還包括餐館和外賣食品供應鏈問題。
中新(新加坡)長壽診所國際研修班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健康長壽學院與全球醫生組織合作,共同設計了針對國內醫生需求的長壽醫學高級研修課程,重點將循證研究成果轉化為健康長壽臨床實踐技能,特別注重中國人群長壽剛需和文化背景。這一量身定制培訓旨在為醫生和健康管理者提供實用知識體系和衰老干預技術,包括決策框架和跨學科方法。學員將掌握評估衰老進程,預測和預防年齡相關疾病風險,以及優化個體健康壽命的科學管理方法。此外,還特別為學員安排赴新加坡考察和體驗長壽健身房服務模式(掃碼報名參加,微信聯系:GlobalMD2020)
國際知名長壽醫學專家,新加坡Chi長壽診所創始人兼CEO領銜主講,分享新加坡和國際長壽診所和健康長壽中心,以及長壽健身房的管理經驗和案例
Dr Andrea Maier, 新加坡國立大學健康長壽研究院院長,Chi Longevity Clini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研修班上課時間7月26-27日,北京)
擇期赴新加坡考察觀摩和體驗項目
關注我們,獲取生物醫學前沿最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