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2日
2025年WTT美國大滿貫
混雙決賽中
中國組合林詩棟/蒯曼
3-0
戰(zhàn)勝韓國組合林仲勛/申裕斌
棟曼組合奪得冠軍
蒯曼,這位年僅21歲的射陽姑娘,已成為乒壇耀眼的新星。而她背后,是父親蒯本軍無數(shù)個日夜的堅守與陪伴。讓我們一起走近蒯本軍,揭開世界冠軍背后的成長故事。
“快”與“慢”的期許
“曼”既指曼妙、美麗,又與“蒯”構成“快”“慢”的諧音。2004年,蒯曼出生于射陽縣的一個普通家庭。外公為她取名蒯曼,希望她今后無論工作還是生活,能快則快,該慢則慢,做到快慢結合、張弛有度。
周歲抓周儀式上,蒯曼從寫字筆、書籍、計算器等物品中,一把抓住了乒乓球,讓本就愛好乒乓球的蒯本軍倍感驚喜。這位中學物理老師的業(yè)余時間基本花在乒乓球上,便開始有意無意地教女兒學習乒乓球,而蒯曼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一招一式有模有樣,這讓他更加欣喜。
2010年4月,6歲的蒯曼首次代表射陽縣參加全市中小學生乒乓球比賽,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這讓蒯曼備受鼓舞,也讓蒯本軍意識到女兒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賦和潛力。
從那之后,蒯本軍便決心好好培養(yǎng)女兒。然而,自己打球從未受過正規(guī)訓練,怎么教成為首要難題。為此,蒯本軍投入大量時間研究如何提升乒乓球技術,分析不同世界冠軍的打球風格與特長,并將其融入女兒的訓練中。
為了給女兒創(chuàng)造訓練條件,蒯本軍專門買下一套帶樓頂?shù)母邔幼≌?,將其改造成簡易乒乓球訓練室。這個簡陋的“空中球館”,從此成為蒯曼成長的見證。每天放學后,父女倆在這里揮汗如雨,球拍與球臺的撞擊聲,成為鄰里熟悉的“乒乓進行曲”。
后來,經常有人問蒯曼:“你怎么發(fā)現(xiàn)自己有乒乓球天賦的?”她總是坦率地回答:“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慢慢發(fā)現(xiàn)的。”
轉戰(zhàn)南北的“乒乓長征”
蒯本軍身上那股執(zhí)著勁兒用方言說就是“拗”——認準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頭。然而,正是這股刻進骨子里的犟勁、拗勁和執(zhí)著精神,支撐他帶著女兒踏上漫長的“乒乓長征”之路。
蒯曼10歲時,為了讓她獲得更好的訓練和比賽機會,蒯本軍帶著她輾轉全國各地,四處打聽優(yōu)質教練和訓練資源,為女兒爭取每一個可能提升的機會。湖南、四川、山東、黑龍江……有冠軍誕生的地方,就有蒯本軍父女的足跡。為了節(jié)省費用,每次上完課,蒯本軍總帶著女兒另找場地,細細研究技術細節(jié)并加練。
2018年4月,在全國少年錦標賽中,蒯曼從女子單打1/8決賽起,一路以4比0橫掃對手,最終強勢奪冠。同年6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發(fā)布公告:蒯曼入選國家二隊。從那之后,蒯本軍在北京租下房子——白天蒯曼在隊里訓練,晚上他便請專業(yè)教練為女兒加練。蒯本軍反復強調,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更刻苦地訓練,才能更強。
如今,蒯曼和林詩棟的混雙組合排名世界第一。今年21歲的她,不僅斬獲新加坡大滿貫單打亞軍,還與王曼昱搭檔奪得女雙冠軍,同林詩棟搭檔拿下混雙冠軍。在澳門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單項賽)上,她一路過關斬將,最終與孫穎莎會師決賽,斬獲銀牌。
“曼”“捷”姐妹的乒乓接力
2018年,當蒯曼在國際賽場嶄露頭角時,妹妹蒯捷的誕生給這個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蒯捷的名字也出自外公。蒯曼是“快”“慢”的諧音,他希望蒯捷成為“快”“捷”的組合——意圖非常明確,希望另一個外孫女能快捷如飛、動如脫兔。
周歲抓周時,蒯捷同樣抓起乒乓球——這一幕讓蒯本軍立刻將目光轉向小女兒。有了培養(yǎng)蒯曼的經驗,他對蒯捷的訓練規(guī)劃得更加系統(tǒng)。今年7歲的蒯捷,啟蒙階段由蒯本軍在射陽親自陪練,隨后轉戰(zhàn)鹽城,如今已到省城南京——她面向全省乃至全國尋找高水平對手切磋球技。
“‘向姐姐學習,將來也登上世界冠軍領獎臺。’‘我要用11比0的比分打敗姐姐?!弊鳛榘駱樱憬慵仁秦峤莩绨莸膶ο?,也是她最想打敗的“對手”。
如今,射陽縣少兒乒乓球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去年,蒯曼為家鄉(xiāng)的青少年乒乓球訓練基地揭牌,基地配有26張標準球臺,成為周邊地區(qū)最大的乒乓球培訓中心。2025年6月3日,在縣政府大力支持下,射陽縣乒乓球外訓(南京)基地正式成立,吸引更多優(yōu)秀小朋友在全省范圍內切磋球技,汲取各家之長。蒯本軍也帶著蒯捷,開始接受省級專業(yè)教練的指導。
如今,蒯捷已是少兒乒乓球領域的小“明星”——她不僅因姐姐蒯曼而被關注,更憑借自身的刻苦勤奮贏得認可。今年初,在韓國舉行的少兒乒乓球邀請賽中,她一舉奪得同齡組冠軍。
現(xiàn)在,蒯本軍依然保持每天陪女兒蒯捷訓練的習慣,他時常勉勵自己:十年磨一劍,十年前磨蒯曼,希望十年后小小蒯捷能跟上。
“乒乓之家”的家國情懷
2022年春節(jié),蒯曼與家人觀看電影《長津湖》,影片中志愿軍朝著祖國吶喊“新中國萬歲”的畫面,深深烙印在她心中。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十四億國人和偉大祖國將是你戰(zhàn)無不勝最強大的精神支柱。”在寫給蒯曼18歲時的家書中,蒯本軍叮囑兩個女兒,在國際賽場升國旗、奏國歌,為國爭光是她們的使命。
當外省市乃至國外的教練向蒯捷發(fā)出邀請、提供優(yōu)厚條件時,蒯本軍和蒯曼都委婉回絕。即使蒯曼需到省外參賽或訓練,也堅持以“一年一簽”的方式簽約,確保家鄉(xiāng)需要時能立即回歸代表家鄉(xiāng)出戰(zhàn)。
從縣城頂樓的簡陋球館到世界冠軍的領獎臺,蒯本軍父女用汗水和堅持詮釋著夢想的重量。正如他在家書中所寫,“成功不是偶然,是十萬次擊球、十萬滴汗水的累積。”
在射陽這片
孕育乒乓夢想的土地上
蒯家父女的故事仍在繼續(xù)
也激勵著更多青少年
為熱愛而奮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