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新初一、新一年級家長群
近日,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黃浦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人格權糾紛案。
案情回顧
2023年3月,小李、小張與某婚慶公司簽訂《婚禮服務合同》,約定由該婚慶公司為二人統籌安排婚禮,服務團隊中包含司儀、DJ等人員,小李、小張于婚禮舉行前付清全款59000元?;槎Y舉行前,婚慶公司又與某司儀公司簽訂《司儀合作協議》,約定由該司儀公司為小李、小張的婚禮提供司儀服務。
婚禮當天,婚慶公司駐派一名工作人員負責外場,司儀公司駐派司儀、督導、DJ三人,分別負責主持、引場、播放音樂和視頻。
令人意外的是,在新人入場環節中,婚禮現場后方的大屏幕播放完新人相知相識的視頻后,竟出現了一幅不雅圖片,時間長達20余秒,不明真相的觀眾開始竊竊私語。
新娘表示為此寢食難安:“我無數次憧憬過自己的婚禮,萬萬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照片上的人我們并不認識,但許多賓客第一反應以為是我的照片!”
“無論是現場布置還是剪輯視頻,每一步我們都反復斟酌和精心制作,還加入了專屬于我們的元素,這樣的突發事件直接毀了我們的婚禮,我們的婚禮在600位賓客面前變成了一個笑話?!毙吕尚±畋硎?。
小李、小張認為,婚禮作為具有重要人生意義的慶典儀式,蘊含著自己和家人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婚慶團隊如此重大的過錯顛覆了婚禮的美好含義,侵犯了小李、小張的人格權并造成嚴重精神損害,故起訴要求兩家公司在網絡平臺向二人公開賠禮道歉、共同支付精神損害賠償50000元。
婚慶公司辯稱,婚禮現場出現的是一張“惡意彈窗”的網絡廣告圖片,圖片的出現并未影響婚禮的正常進行,圖片并非小李、小張的照片,不會影響賓客對二人的評價,更不構成對二人的精神損害,圖片的影響范圍僅限于婚禮現場的親友,以公開的形式道歉超出了事件本身的影響范圍,況且負責播放視頻的是司儀公司的員工,不應由婚慶公司承擔責任。
司儀公司辯稱,婚禮現場出現的圖片為“惡意彈窗”,婚禮進程并未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依據兩家公司的合作協議,DJ只負責播放音樂而不負責播放視頻,且婚禮現場音樂操作臺與視頻播放點相隔二十至三十米,客觀上無法由一人兼顧,只是因為婚禮當天人手不夠,兩家公司臨時口頭安排由DJ兼顧視頻播放,DJ播放視頻屬于幫忙性質,亦是以婚慶公司的名義提供服務,不應由司儀公司承擔責任。(文中當事人化姓)
法院判了
黃浦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婚慶公司和司儀公司之間分工不明,安排人員不當,導致婚禮現場出現不雅圖片20余秒無人管理的結果,破壞了婚禮的莊重秩序和美好氛圍,因共同過失導致小李、小張的人格尊嚴受到損害,構成共同侵權,且該事件難以避免地給小李、小張帶來了親友的負面評價和回憶上的陰影,造成嚴重精神損害,故判決婚慶公司、司儀公司應各自以書面形式向小李、小張賠禮道歉、共同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12000元。
婚慶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在法定期間內提起上訴,后于二審階段撤訴。一審判決生效后,兩家公司均已主動賠禮道歉。
一般人格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概括人格獨立、人格自由、人格尊嚴全部內容的一般人格利益,并由此產生和規定具體人格權的基本權利。它具有彌補具體人格權因明示列舉而難以滿足對人格利益全面保護的功能。人格尊嚴即為其基本價值之一。對基于人格尊嚴的非典型人格利益受侵害的責任認定,應從基本價值判斷、侵權主體認定、責任范圍界定三方面予以考量。
本案中,小李、小張的人格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有權要求兩家公司賠禮道歉,但因侵權行為發生在不對公眾開放的婚禮,是在婚禮現場的親友中產生影響,其要求兩家公司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公開發帖道歉的方式超出了事件影響,故而應當進行調整,由兩家公司各自以書面形式向小李、小張賠禮道歉的方式,更能體現對各方權益的平衡。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
法律支持:
浙江學通律師事務所
投訴、建議微信: www0575to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