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解毒湯
“皮膚病與外邪關系密切。”禤國維說,皮膚屬表,易受風、濕、熱邪侵襲,許多皮膚疾病都是以風濕熱邪郁結成毒為表現的。如常見的蕁麻疹、濕疹、銀屑病等,凡遇此類疾病以實證表現為主的,常從風濕熱毒邪的角度考慮。這是由于外邪導致人體陰陽失衡,必須祛除病邪,然后根據何處不足而調之,方能恢復機體陰陽平衡的狀態。“解毒驅邪”的學術理念因此而生,皮膚解毒湯(處方至簡,僅烏梅、莪術、紫草、土茯苓四味)治療邪毒侵犯所致的皮膚病是禤國維的重要學術結晶。此方可執簡馭繁,臨證加減,變化無窮。
皮膚解毒湯:烏梅15g,莪術10g,紅條紫草15g,土茯苓20g。
皮膚解毒湯
組成:烏梅、莪術、土茯苓、紫草、蘇葉、防風、徐長卿、甘草。
功用:解毒化瘀,利濕通絡
方解:方取烏梅滋陰解毒,莪術祛瘀解毒,土茯苓利濕解毒,紫草涼血透疹解毒,蘇葉解魚蝦毒,防風祛風解毒,徐長卿通絡解毒,甘草善解藥毒。全方關鍵在解毒,解除外犯之毒和內蘊之毒,兼以利濕通絡祛瘀。
主治: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結節性癢疹等風濕熱毒郁結肌膚導致的皮膚病。癥見紅斑、丘疹、丘皰疹、滲液、風團、鱗屑,瘙癢劇烈,伴有口干口苦、身熱心煩、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浮數或滑數或弦數等。
臨床應用及加減化裁:
本方主要用于風濕熱毒郁結肌膚導致的多種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結節性癢疹等屬風濕熱毒郁結證候者。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將養失調,致風濕熱諸邪搏結于皮膚所致,風盛則癢,濕盛則糜爛滲液,熱甚則紅腫疼痛,風濕熱郁久則成毒,纏綿難愈,如銀屑病、濕疹、蕁麻疹等難治性皮膚病常與血熱毒邪、寒濕毒邪、魚蝦毒、食積毒、酒毒、藥毒、風毒等密切相關。臨床常見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結節性癢疹等屬風濕熱毒郁結證候者均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知母配烏梅可加強滋陰解毒;
石上柏、九節茶配莪術可加強活血解毒;
川萆薢、白鮮皮、綿茵陳配土茯苓可加強利濕解毒;
生地、蚤休、半邊蓮、魚腥草配紫草可加強清熱涼血解毒;
蒲公英、葛花配蘇葉可加強解食積酒毒和魚蝦毒;
苦參、地膚子、白蒺藜配防風可加強祛風解毒;
當歸、川芎、地龍干、全蟲配徐長卿等可加強活血通絡解毒。
皮膚解毒湯:土茯苓60g、莪術10g、川芎10g、甘草6g、白鮮皮30g、苦參10g,水煎服,每日一劑。
有滲液者,加黃連5g、銀花12g。
干性者加,地骨皮10g、紫草15g。
主治:急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等。
悟:此方是治療急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卓有顯效之方。
我最早是三十前從《干家妙方》一書中看到,作者是湖南老中醫胡天雄先生,后又在《中醫臨床家---胡天雄》一書中,再次看到,胡老稱其為皮膚解毒湯。據胡先生介紹,本方出《續名家方選》 (日本村上圖基撰),分量為余所擬定。原名從革解毒湯,據云為治疥瘡之有效方。
原注云:“不用他方,不加他藥,奏效之奇劑也。”
經多年之臨床觀察,知本方對多種皮膚病有效,對過敏性皮炎效果尤著,對疥瘡無顯著效果,當是誤認濕疹為
疥瘡也。概皮膚瘡瘍,多濕熱為病,而瘙癢則主于風邪,土茯苓解風濕熱毒,故為此方主藥。
凡皮膚病濕熱勝而滲出旺盛者,方內有黃連、銀花,收效殊佳;
其風熱勝為干性者,瘙癢較劇,則以地骨皮、紫草易黃連、銀花,大有涼血止癢之功,氣血不足者,歸、芪亦可加入。因去“從革”二字,改用今名。
治療皮膚病中的濕疹類病證,我過去一直以消風散為主加減,臨床時有效時無效,很不順手,一直想找一個療效較好的方子。
經過查找文獻,翻閱名老中醫之醫案,發現了這首皮炎解毒湯,驗證于臨床,確無虛言,治療急慢性濕疹十中八九,心中甚為愜意。
該方簡潔明了,很好掌握,易于加減。我臨床上因嫌其中個藥量偏小,常增量,并加入其它藥,效果更好,更顯著。現舉二例示之:患者:
唐某某,男,11歲。
刻診:全身搔癢,尤其是雙臂雙腿,泛紅色暗深,因出小濕疹,癢甚,被抓撓的血痂遍布,慘不見睹;身上其余地方散在癢疹,但不及腿臂集中,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飲食二便基本正常。
經省二院皮膚科診斷為濕疹,屢用西藥和外用藥膏無效,于是轉治于中醫。余為其處方上方加減:土茯苓60g、莪術10g、川芎6g、生甘草10g、地骨皮30g、紫草15g、苦參10g、白鮮皮30g、地膚子12g。
七劑,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復診,據其母云,真見效,已不癢了,也未見再出新疹。
效不更方,又續七劑,基本痊愈,僅雙腿胳臂遺留暗紅色印跡。
三診調整上方為:土茯苓60g莪術10g川芎10g甘草6g地骨皮10g紫草15g桃仁6g紅花6g當歸6g赤芍6g生地10g
十劑鞏固治療,后徹底痊愈。要求忌口三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