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翰森的NBA夏季聯賽首秀,結果一出來,數據黨可能要皺眉頭了,7投3中,10分4板5助1斷3帽,正負值+19,看著不炸裂,但細摳下去你會發現,這小伙子上來就把“有擔當四個字寫在了臉上,雖然不是那種一上來就讓全美媒體“對噴的爆分型新秀,但在場上做的每一件小事,哪怕是個擋拆、一次補防,基本都在點上,說句大實話——這表現比你想的要穩多了。
現場比賽節奏不算快,開拓者的整體進攻也沒什么炫技大活,楊翰森開局第一節就整得很清楚:主打團隊,沒著急刷分,結果一節沒得分,貢獻了1板2助1帽,球權流轉基本都過他手,這就很說明問題,第二節突然打開,三分、上籃、籃下肉搏都來了,半場8分2板2助2帽,正負值+14,最重要的是,他的存在感不是靠“刷出來的,是那種看似無聲、但對手很難忽略的類型,這種球員你說值不值首輪中段簽?懂球的都明白,屬于偏稀缺的貨色。
說到場上的細節,楊翰森的組織能力簡直是開拓者的隱藏戰術點,幾次高位策應、順下分球,直接把勇士的二陣打得有點迷糊,防守端換防靈活,蓋帽也不是那種純靠彈跳的“蒙帽,而是靠預判和補位,第三節更是加了一把勁,幫助球隊一波流拉開分差,第四節坐冷板凳,比賽早早進入垃圾時間,這種首秀流程,既說明了教練組的信任,也讓他有機會在場下觀察、調整,這其實挺考驗球商的。
但你要說完美,那也得實話實說,楊翰森的短板也不難找,半場4犯2失誤,整個24分鐘下來如果不是球隊領先多,估計早早就得被摁下去,夏聯這種級別都能犯這么多規,等到常規賽強度上來,吃虧在所難免,這也是為什么看完比賽后,不少專家一邊點贊一邊提醒他要控制犯規和失誤,蘇群就提到“內外線收縮很到位、換防自如,但也點出他的“隱形作用,意思就是數據看起來還行,但有些東西還得靠場上經驗慢慢打磨,這話聽著順耳,其實是提醒他別膨脹。
再說說主流輿論的態度,這場首秀之后,媒體和專家幾乎是“清一色的看好,楊毅、曾令旭、鮑仁君、李天宇,輪番發文點贊,尤其是“松弛感這個詞被反復提起,說他不像以往中國球員那樣緊張,敢于指揮和溝通,氣場自帶領導力,這點其實挺重要,畢竟NBA里不是誰都能搶話筒的場合,尤其是新秀和外籍球員,能有這種氣質,多半是性格底子好,心理素質硬,這要是能延續下去,很可能在更衣室就立住了人設。
當然,夸歸夸,網友也不是沒話說,最多的討論點其實還是“控球大個子能不能在NBA打出來,畢竟過去這些年,聯盟里的高順位大個子,能把組織和防守都玩明白的,真沒幾個,約基奇是“天花板級別,楊翰森顯然還差好幾檔,但方向沒錯,開拓者愿意讓他多摸球,練決策,這至少說明教練組看重他潛力,而不是把他當“藍領工具人來用,這和以往中國球員那種“站樁吃餅路線有本質區別,怎么說呢,屬于“擺爛隊選才的另一種嘗試。
問題來了,夏聯畢竟只是夏聯,含金量就擺在那兒,遇到的對手大多也是新秀或者邊緣人,真到常規賽,碰上強隊和老炮,能不能保持這種松弛和判斷力,還是個未知數,尤其是犯規和失誤這兩項,如果不控制,別說打主力輪換,估計連替補時間都得掰著手指算,這不是唱衰,是現實,畢竟NBA的容錯率比CBA低得多。
回頭看整個比賽過程,楊翰森的鏡頭感其實很強,幾個高位策應、籃下補防、還有那記三分,多少讓人想到當年周琦、易建聯剛進聯盟的影子,但他又多了點“美式球商的味道,不怯場,敢做動作,敢喊戰術,這種氣質確實難得,李天宇說“小孩哥的松弛感,其實不是夸他“心大,而是說他知道什么時候做什么事,不會被場面帶亂節奏,這種“穩,比什么都值錢。
最后說句大實話,楊翰森這場首秀,雖然沒讓人血脈賁張,但絕對稱得上合格,甚至可以說是“超預期,常規賽能不能打出來,還是得看后續的身體對抗、戰術執行和心理抗壓,數據可以平淡,但場面不能拉胯,尤其是那種“關鍵時刻敢于指揮隊友、控節奏的特質,未來要是能練出NBA級別的內線籃板和防守,開拓者這筆簽絕對不虧,當然,網友們也別太著急下結論,畢竟夏聯只是開胃菜,真刀真槍還得看接下來幾個月的成長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