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中國籃球最大的爆點,非楊瀚森首輪16順位被NBA開拓者選中莫屬,說實話,選秀夜之前,大多數球迷和美媒都把他列在二輪甚至落選名單里,結果首輪摘下,直接讓國內外籃球圈都炸了鍋,質疑聲當然有,畢竟CBA出來的大個子,能不能適應NBA的強度、節(jié)奏,不少人心里都打著問號,這種爭議也沒消停幾天,結果楊瀚森的夏季聯賽首秀就來了,打的還是勇士,怎么看都像一場“檢驗貨真價實的大考。
比賽一開場,開拓者直接把楊瀚森擺上首發(fā),讓他正面對上勇士兩大內線大莫布里和博爾登,說白了,這倆人雖然不是全明星,但夏聯這種級別,已經算是有經驗、有身體的代表了,結果23分鐘下來,楊瀚森7投3中,砍下10分4籃板5助攻1搶斷3蓋帽,正負值+19,幾項數據都不算爆炸,但整場比賽的畫風,就是小楊在攻防兩端都攪得對面心態(tài)有點崩,尤其勇士三名內線,合計12中0,碰上他就像撞墻一樣,這場面,多少有點顛覆了外界對他“吃不了NBA對抗的成見。
現場幾個鏡頭很有代表性,開場沒多久,楊瀚森在高位一個擊地妙傳,直接喂餅隊友暴扣,這球一來,氣勢就立住了,后面幾次防守,勇士小后衛(wèi)和鋒線往內線沖,見到楊瀚森護框壓根沒敢硬上,基本都選擇繞道或者把球傳出來,這種壓迫感,其實比單純的蓋帽還嚇人,當然,楊瀚森的對抗也不是擺樣子,正面肉搏幾次,愣是把三名勇士球員打得有點情緒失控,場上幾次小動作、對噴都出來了,比賽一度火藥味拉滿,說楊瀚森“打急眼對手,一點不夸張。
問題來了,為什么一個首秀的CBA中鋒能把勇士內線打成這樣?其實看下細節(jié)就明白,楊瀚森的最大特長不是簡單的身高臂展,而是他在場上的視野和對空間的把控,5次助攻里不光有擊地傳球,還有兩次在夾擊下的順下分球,都體現了他打球不是“逮誰撞誰,而是有腦子的協(xié)作型中鋒,這種類型,正好是NBA現在最吃香的,防守端更不用說,3次蓋帽之外,他的補防和護框,直接讓勇士內線整場沒找著感覺,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讓對手打急了。
值得一提的是,賽后勇士隊的隨隊記者直接發(fā)文,語氣里帶著點“受不了了的味道,原話差不多是,“勇士隊已經受夠了楊瀚森,任何關于他回避身體對抗的批評都是假的,這家伙一有機會就沖撞對手,整場比賽惹惱了每一個球員,說實話,這種發(fā)言怎么看都帶著點“惱羞成怒的意味,但反過來看,也說明楊瀚森真的給對手造成了麻煩,NBA是個講究尊重實力的地方,你打得硬,對手反倒更服氣,場外有人不服,場上球員其實最清楚誰能打。
當然,夏季聯賽畢竟只是試金石,強度、節(jié)奏和真正的常規(guī)賽還是有差距,楊瀚森能不能把這種表現持續(xù)下去,還要看他接下來在季前賽、甚至常規(guī)賽里的發(fā)揮,目前來看,他的籃下腳步和對抗沒問題,傳球、協(xié)作能力突出,唯一短板可能還是外線投射,現代NBA對中鋒的三分要求越來越高,如果能把外線穩(wěn)定下來,那小楊的上限會更高,甚至有機會成為中國籃球在NBA新一代的門面擔當。
回到國內輿論場,首秀后的討論很典型,有人立馬點贊回懟之前唱衰的聲音,覺得這就是“CBA鐵漢打出國門,也有理智一點的球迷提醒——夏聯終歸不是常規(guī)賽,別太早下結論,這種聲音其實也正常,畢竟一個球員要想在NBA站穩(wěn),靠一場比賽遠遠不夠,但楊瀚森用首秀這個舞臺,至少證明了自己不是“水貨,對抗、強度、球商都在線,打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內容。
你說巧不巧,開拓者這兩年本來就有重建的打算,球隊內部競爭不是特別激烈,這反倒給了楊瀚森更多機會,如果他能把握住,完全有可能在新賽季輪換里站住腳,甚至打出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說到底,NBA舞臺就是這樣,有能力、有態(tài)度,機會遲早會來,剩下的,就是看楊瀚森能不能持續(xù)交作業(yè)。
總結來看,楊瀚森的NBA首秀不是簡單的“新秀露臉,更像是一場對質疑的回擊,面對勇士三大內線,他用攻防兩端的表現直接把對手打急眼,現場和賽后輿論都給了極高關注,雖然夏聯成色有限,但只要能在接下來的比賽里保持下去,未來的NBA中國中鋒,就很可能有他的一席之地,這一場球,至少給了所有關注中國籃球的人一個不錯的開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