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他希望美國不會再對伊朗進行轟炸,但私下卻向內塔尼亞胡暗示,若伊朗尋求發展核武器,他不會反對以色列對伊朗發動新一輪打擊。與此同時,內塔尼亞胡也明確告知特朗普,一旦伊朗恢復核武器研發,以色列必將實施進一步軍事打擊,而特朗普對此計劃未表反對。
以色列在伊朗核問題上的強硬態度由來已久,在以色列看來,伊朗一旦擁有核武器,將徹底打破中東地區現有的軍事平衡,對其生存構成根本性挑戰。
今年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實施大規模空襲,其理由就是伊朗可能會很快具有生產核武器的能力,表明其不惜一切代價堅決阻止伊朗核進程的強烈意愿。此后以伊雙方互相發動多輪襲擊,美軍6月21日出動B-2隱形轟炸機對三處伊朗核設施進行轟炸,但并沒有完全摧毀伊朗的核能力。
以色列軍方及情報部門一直密切關注伊朗核動態,據美以軍方及情報部門評估,上個月的打擊行動雖將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推遲了兩年,但伊朗核計劃的威脅依然存在。以色列高級官員透露,他們掌握著伊朗可能在何處秘密恢復核工作的情報,且不排除在必要時單方面采取軍事行動,繼續實施阻止伊朗的行動,包括針對伊朗核科學家和國家領導人的暗殺,甚至表示下一次打擊伊朗“不一定會尋求美國的明確批準”,顯示出其在應對伊朗核問題上的自主與決絕。
反觀美國,其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立場則顯得更為復雜。表面上特朗普多次宣稱,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與伊朗達成和解,推動核問題協議的簽訂。他清楚軍事行動將使美國深陷中東泥潭,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且可能引發地區局勢的進一步失控。然而,私下里對以色列軍事計劃的不反對態度,又暴露出美國對伊朗核問題的底線,絕不容許伊朗擁有核武器。美國試圖以“進一步打擊”作為威脅籌碼,逼迫伊朗重返談判桌并接受更為嚴格的協議條款,以確保伊朗核計劃永遠處于可控范圍。
這種美以私下達成的“默契”,無疑將伊朗核問題推向了一個更為危險的邊緣。伊朗方面,總統佩澤希齊揚雖表示愿意重返談判,并堅持保留“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即鈾濃縮活動。伊朗認為其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締約國,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此前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并恢復制裁,本就是違背國際規則的行為。如今面對美以的軍事威脅,伊朗國內主張強硬對抗的聲音漸起,若局勢持續惡化,伊朗極有可能加快鈾濃縮進程,甚至不惜突破現有國際核監管框架,以增強自身的軍事威懾力。
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伊朗核問題的解決絕非易事。國際社會一直致力于通過外交談判推動伊朗核問題的和平解決,中國、俄羅斯等國也多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堅持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爭端。但美以的軍事威脅與伊朗的強硬回應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使得談判的基礎愈發脆弱。
若要打破這一僵局,美國必須展現出足夠的政治誠意,摒棄以軍事威懾為主導的策略,切實尊重伊朗的合法權益,推動建立互信機制;以色列也應認識到,單純的軍事打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可能促使伊朗走向極端,只有通過和平談判,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才是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長久之計。否則,下一次以伊沖突或許會比上一次更加激烈和持久,整個中東地區都將陷入更深的戰亂與動蕩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