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前言·】——》
一個本該繼承王位的王子,卻在33歲猝死,迪拜官方只說心臟病,外界卻傳毒癮、派對、謀殺,版本不一,真相被層層掩蓋。
我覺得,拉希德之死,從來不只是一次心臟驟停那么簡單,我們得從頭說起。
王室長子的顯赫身世
拉希德一出生,命運就寫著“繼承人”三個字。
1981年11月12日,迪拜王室傳來喜訊。大王妃赫德誕下王長子拉希德,父親是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現任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
母親赫德,身份比其他妃嬪高出一截,盡管穆罕默德有二十多個孩子,拉希德這個“嫡長子”的頭銜,從一開始就把他和眾多兄弟姐妹拉開了差距。
拉希德排在第六,卻是最早被外界認定為“準王儲”的人,這個地位,沒人能搶。
教育上,迪拜王室為他鋪了金光大道。他最初在迪拜本地的拉希德男子學校接受基礎教育,成年后,被送往英國,進入世界頂尖軍事學院桑德赫斯特皇家軍校。他在那兒的校友里,有個熟面孔:英國王位繼承人威廉王子。
英國王室的禮儀訓練、軍事素養、政治邏輯,都被他“打包學回中東”。
而他回國后,也確實一度風光無限,拉希德并不只是一個紙面上的王子,他在阿聯酋民眾中也很受歡迎。
原因很簡單,他長得帥、身材好,還會騎馬打球。
尤其在馬術圈,拉希德簡直就是傳奇人物。2006年亞洲運動會上,他在120公里的個人耐力賽項目中,一人拿下兩枚金牌,舉國轟動,甚至有人開始稱他為“沙漠之鷹”。
“他不只屬于王室,更是阿聯酋的榮耀?!边@是當年媒體給他的定位。
他也愛足球,是曼聯的死忠球迷,很多迪拜人都記得那個鏡頭:一身白袍的拉希德,在曼聯的VIP包廂里高喊慶祝進球,臉上是毫無保留的喜悅。
看上去,他的一生已經被安排得完美無缺,通向王位的路,沒有障礙。
可現實,往往會突然變道。
從王儲到失勢的轉折
2008年初,迪拜王室發布一道聲明——哈姆丹王子被任命為王儲。
人們愣住了。
不是拉希德嗎?前一刻,他還風光地擔任奧委會主席,參加各種官方活動,怎么突然間,王儲換人了?
哈姆丹
更詭異的是,王室什么都沒解釋,只說“哈姆丹更適合這個職位”。
這種模糊的理由,在阿聯酋王室歷史上極其罕見。中東媒體開始狂猜,有人說拉希德性格不穩,有人說他健康出了問題。直到后來,一份解密電文流出,才揭開第一道帷幕。
維基解密公開的一份美國外交電文,炸開了鍋。
一名駐阿布扎比的外交官戴維·威廉姆斯,在報告中寫道:“拉希德王子在王室官邸因情緒失控,親手打死了一名助手。”事發后,王室內部震怒,酋長穆罕默德最終決定,廢掉王儲身份,換上更穩重的哈姆丹。
官方沒提,民間不敢說,可那一瞬間,所有人都知道:王子的人設塌了。
這個解密電文真假如何,沒人敢下定論,可從那之后,拉希德的“政治存在感”肉眼可見地消退。
他再沒出席國家元首級的會議,也沒再接觸外交事務,仿佛被雪藏。
唯一保留的,是阿聯酋奧委會主席的職位,但很快,2010年他以“工作壓力大”為由辭去職務,換句話說,是被架空。
消息人士回憶,拉希德在那幾年情緒反復,常常獨自離開迪拜去歐洲、沙特甚至黎巴嫩“靜修”,有人說他在找靈感,有人說他在逃避。
更讓外界浮想聯翩的是,“王儲被廢”的那年,他的賽馬成績也開始一落千丈,狀態極不穩定。
那些以前陪他一起訓練的騎手說:“拉希德有時候情緒莫名其妙地爆炸,訓馬時會突然發火,把鞭子扔出去,然后自己離開賽道?!?/p>
而王室保鏢團隊也傳出風聲,稱他“行為日益難以預測,需要全天候監控”。
有阿聯酋記者私下透露:“拉希德從那個時候開始,完全變了一個人?!?/strong>
這一切,看上去只是“廢儲”之后的失落反應,可細看,才發現背后另有玄機,整件事并沒結束,而是剛剛揭開一個更大的秘密。
財富帝國與商業版圖
被廢除王儲身份之后,拉希德沒有“隱退”,他選擇另辟戰場,直接進軍迪拜最擅長的領域——資本。
別忘了,他是王室核心成員,從一出生就坐擁資源、地位、財富,哪怕政治上被邊緣,商業上依然能呼風喚雨。
2010年,《福布斯》粗略估算,拉希德的個人身價至少在19億美元以上,這是他“非官方時期”的數據。如果包括他在迪拜控股、努爾銀行等組織中的隱形股份,他的實際資產可能遠超賬面估值。
關鍵來了:他究竟在做什么?
首先,是地產和投資。他掌握的“迪拜聯合控股集團”,直接參與了迪拜市區多個核心開發項目,還擁有多個旅游、物流和零售品牌控股權。你在迪拜機場買的免稅商品,極有可能最后的利潤歸到他旗下的信托公司。
第二,金融領域。拉希德是努爾伊斯蘭銀行的主要投資人,控制其部分董事會席位;他還通過殼公司參與迪拜控股集團的跨國基金操作。有人評價:“他或許不能當酋長,但他可以成為富豪之王?!?/strong>
第三,是最讓他癡迷的賽馬。
他不僅自己騎馬比賽,更大手筆斥資打造了扎貝爾國際賽馬場,這是一個跨越歐亞非三洲的賽馬育種和交易平臺。
他投資重金從歐洲引進優良馬種,請世界頂級騎師在迪拜訓練,媒體稱這個項目“幾乎是按照美國肯塔基賽馬體系復刻的”。
而在亞運會上奪冠之后,他一度被稱為“民族驕傲”。
但更令人感到沖突的是,在他商業帝國逐漸龐大的時候,整個人卻越來越低調、越來越神秘。
有迪拜財經記者回憶說:
“2012年以后,他幾乎不再接受媒體采訪,很多會議即使他出席,也全程不發言,離開時走員工通道。”
他的生活,仿佛被什么東西緊緊包裹。
誰也不知道,這份沉默,是權力斗爭的余波,還是隱藏著一場更深的危機。
2015年9月19日的突然離世
2015年9月19日清晨,迪拜王室通過國家通訊社發布消息:王子拉希德突發心臟病去世,終年33歲。
這條簡訊炸了鍋。
王子死了,33歲,毫無預兆,沒有住院記錄、沒有疾病報告、也沒有任何說明交代他的健康問題。
全國哀悼三天,降半旗。
當天,扎比爾清真寺擠滿了穿白衣的王室成員和長袍男士,哈姆丹王子站在最前排,眼眶通紅,哭得幾乎說不出話。
迪拜電視臺只播了一分鐘悼詞,然后迅速轉回正常節目。
一切太快,太干凈,外界不信,西方媒體尤其不信。
《每日郵報》很快刊登匿名消息稱:王子其實死于毒品過量。報道稱,一名“與王室關系親密”的知情人士爆料,拉希德在過去五年長期吸食可卡因、服用激素、并頻繁參與性愛派對。
文章指出,早在2009年,他就曾被送往“國外康復中心”,接受毒癮治療,當時的理由,對外宣稱是“調養”。
更勁爆的是,一名叫馬丁·奎因的美國外交官,在報告中寫道:
“拉希德經常前往沙特利雅得,參與私人性聚會,并在場吸毒。”
迪拜王室沒有正面回應這些指控,他們保持一貫沉默,訃告中,仍然強調“因心臟問題英年早逝”。
但這波質疑從未停歇。
甚至還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拉希德之死可能是一次“家族內部處理”。
一位自稱是王室親戚的“阿里先生”在媒體暗訪中說:“他早已被視作王室不安定因素,他被迫戒毒多次,屢教不改,穆罕默德酋長最終選擇了沉默處理?!?/p>
沒人知道“處理”的含義。但結合他長期缺席公共活動、職位被剝奪、葬禮匆促、輿論封鎖,一切都變得更加詭異。
死亡之后,拉希德的所有社交賬號迅速關閉,關于他的商業合作,也很快被轉由第三方接手。
這個曾經站在王儲高臺、叱咤馬場的年輕人,最后留給世界的,只有一個沒有答案的謎團。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迪拜王子拉希德去世 王室宣布全國哀悼三日》
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