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乙肝患者而言,日常的身體變化都可能是病情發展的“信號彈”。其中,皮膚泛黃且伴有瘙癢癥狀,極有可能是膽紅素在體內“搗亂”,拉響了健康的警報。這一現象不容小覷,它背后隱藏著諸多健康隱患,乙肝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皮膚泛黃瘙癢與膽紅素的關聯
膽紅素是血液中紅細胞衰老死亡后的產物,正常情況下,它會經過肝臟處理,變成結合膽紅素,然后隨膽汁排入腸道,最終隨糞便排出體外。然而,當乙肝患者的肝臟功能受到乙肝病毒的侵襲而受損時,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就會下降。未被充分處理的膽紅素就會反流入血,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黃疸。皮膚泛黃就是黃疸的典型外在表現,而膽紅素沉積在皮膚中,還會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引發瘙癢癥狀。
膽紅素升高的危害
1.加重肝臟損傷
膽紅素升高本身就會對肝臟造成進一步的損害。過高的膽紅素會干擾肝臟細胞的正常代謝和功能,加重肝臟的炎癥反應,形成惡性循環,使乙肝病情更加嚴重,加速肝纖維化、肝硬化的進程。
2.影響其他器官功能
除了肝臟,膽紅素升高還可能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比如,過高的膽紅素可能會沉積在腎臟,影響腎臟的排泄功能,導致腎功能異常;還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引起頭暈、乏力、嗜睡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患者的認知和行為能力。
3.增加并發癥風險
膽紅素持續升高會增加乙肝患者出現各種并發癥的風險。例如,容易引發膽道感染,出現發熱、腹痛等癥狀;還可能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增加出血的風險,如牙齦出血、鼻出血等,嚴重時甚至會發生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紅素異常,這樣應對才正確
1.立即就醫復查:盡快完善肝功能、腹部超聲、乙肝病毒定量等檢查,明確膽紅素升高的根源,必要時進行肝穿刺活檢。
2.精準治療:若因乙肝病毒復制活躍引發,需遵醫囑規范抗病毒治療;若是藥物性肝損傷,則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配合保肝退黃治療。
3.飲食與生活調整:減少油膩、高膽固醇食物攝入,多吃玉米須煮水、茵陳茶等具有利膽作用的食療方;每天保證 8 小時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肝臟負擔。
這些細節要注意
1.定期復查:乙肝患者建議每 3-6 個月檢測一次肝功能,重點關注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三項指標。
2.觀察尿液變化:尿液突然變得濃茶色,可能是膽紅素經腎臟排出的信號,需警惕病情變化。
3.警惕隱性黃疸:部分患者膽紅素輕度升高時,肉眼看不到皮膚發黃,但通過檢測可發現異常,千萬不能僅憑外觀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