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聯賽首秀贏得滿堂彩后,楊瀚森繼續出戰了和灰熊的比賽,這一次開拓者遭遇了被逆轉,而小楊的表現也出現了回落。在25分鐘的出場時間里,楊瀚森交出了一份10分4籃板5助攻3蓋帽1搶斷的成績單,雖然賬面上和首秀相差無幾,但在比賽的觀感上卻有著不小的差距,除了次節那記接到隊友傳球后騰空而起的隔人滑翔暴扣,其余時間有些乏善可陳,與此同時,還出現了5次失誤和3次犯規。
實際上,這兩場比賽,楊瀚森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上半場的發揮明顯比下半場要好。第一場比賽,小楊上半場就得到了8分2籃板2助攻2蓋帽,下半場滿打滿算只拿了2分,第二場亦是如此,上半場得到8分2籃板2助攻,下半場卻在進攻端沒了聲音,僅靠補扣完成得分上雙。這樣的反差表現,也是暴露出來了現階段楊瀚森的最大軟肋——體能問題。
體能問題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征戰過CBA聯賽的楊瀚森,此前從來沒有打過背靠背的比賽,這種還沒有完全擺脫前一天疲乏,就要匆匆出戰新一天比賽的疲勞感,讓他明顯感覺到力不從心,這需要通過系統訓練和適應才能解決的問題,畢竟NBA一個賽季由整整82場常規賽組成,難免會出現4天3賽這樣的魔鬼賽程,小楊不但需要克服車馬勞頓帶來的疲憊,還要避免因為疲勞而受傷。
第二個方面,則呼應了上文提到的楊瀚森上下半場判若兩人的表現——如今的小楊做不到高效的打滿全場。開拓者讓小楊在夏季聯賽首秀打了23分35秒,次戰則打了25分55秒,其實,這也是教練組在小心地進行著針對小楊的“耐久性試驗”。通過這兩場比賽,不難發現,楊瀚森在比賽的前12-13分鐘,也就是體力充沛的情況下,能在攻防兩端展現自身的比賽影響力,再往后,哪怕有中場的休息,他也只能做到在場上跟隨隊友折返跑,而難有畫面感。這對于一位已經被欽定為首發的新秀來說,是需要重點克服的問題。
對此,楊瀚森自己也有清晰的認識,他不認為這樣的軟肋暴露,是不可接受的,相反,小楊覺得是好事。在賽后采訪中,楊瀚森也提到了自己被對手針對,以及在場上打一會歇一會的情況,他表示:“對手在低位會有一些撤凳子的小技巧,需要進一步適應。被對手有針對性的防守和針對,我覺得是好事,能讓我提前適應NBA的對抗。世界籃球趨勢是小球化,我不能讓球隊適應我,我需要成長。體能是很大的考驗,第一次打背靠背,很不適應,自己慢慢去訓練和適應吧,打好自己的球。”
很顯然,這樣小小的挫折并不會動搖楊瀚森的決心,正如小楊說的,如今小球化是趨勢,無論在開拓者還是在國家隊,都需要他變得更加完美,約基奇已經打了個樣,小楊是否真的能進化成“中國約基奇”,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