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病難、看病貴”是壓在老百姓心頭的一塊大石。尤其對于身處鄉鎮的居民,遇到稍微復雜或緊急的疾病,往往需要長途跋涉、舟車勞頓趕往縣城的上級醫院。不僅費時費力費錢,還可能錯過最佳救治時機。隨著“醫共體”(醫療共同體)建設的深入推進和優質醫療資源的持續下沉,這一局面正在發生深刻改變,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便利與安心。
過去只能在湘鄉市人民醫院掛號的醫療專家們,如今通過“第一書記”駐點、共建科室深度幫扶、專家團隊定期下基層服務等多種形式,實實在在地走進了各鄉鎮衛生院。
遠程會診 分秒必爭
湘鄉市人民醫院派駐虞唐中心衛生院的“第一書記”徐玨,不僅日常提升衛生院管理,更在危急關頭成為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指揮核心。
近日,一名因服毒導致意識模糊、生命垂危的老人被緊急送往虞唐中心衛生院,情況萬分危急。面對危重病情和基層設備局限,衛生院院長立即啟動危重癥搶救預案,“第一書記”徐玨以及派駐專家陳俊醫生帶領基層醫護人員全力投入搶救,并緊急聯系湘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龔國華遠程會診,憑借豐富經驗,龔國華主任迅速研判病情,果斷制定“持續溫水洗胃”的救治方案,并遠程精準指導操作細節。
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歷時兩小時,成功阻斷毒物吸收,為后續治療贏得黃金時間。經嚴密監護和后續治療,老人最終轉危為安,這場基層高難度搶救的勝利,是醫共體上下聯動、高效協同的最佳見證。
技術下沉 煥發生機
部分基層醫院配備了先進設備,卻因缺乏專業人才而閑置。醫共體建設通過專家下沉“傳幫帶”,讓技術真正落地。派駐棋梓中心衛生院的劉峰醫生,手把手傳授無創呼吸機操作技術——從設備組裝、參數設置原理、模式選擇適應癥,到面罩佩戴技巧、患者溝通安撫、常見報警處理等各個環節,進行耐心細致的實操演示和理論講解。讓“沉睡”設備變身守護生命的“鎧甲”,使患者無需奔波即可獲得關鍵救治。
特色???造福百姓
針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百姓需求,上級醫院幫助基層衛生院開設或強化特色???。派駐潭市衛生院的譚波醫生,從零起步建設皮膚科,用精湛技術和堅守服務使門診量穩步提升,澆灌出基層百姓的“信任之花”,讓患者的常見皮膚問題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有效解決。
慢病管理 近在咫尺
下沉專家不僅僅是看病,更致力于健康宣教。派駐虞唐中心衛生院的管慶林醫生開設“高血壓課堂”,將復雜的醫學知識淬煉成通俗易懂的“口袋健康攻略”,讓健康理念在田間地頭生根發芽。這種貼近群眾的健康科普,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健康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要長期、規律的管理和隨訪。資源下沉后,基層醫生在上級專家指導下,管理能力顯著增強,患者在家門口的衛生院就能獲得規范的用藥指導、病情監測和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慢病管理的依從性和效果,減輕了慢性病患者長期奔波復診的負擔。
從虞唐搶救室的生死時速,到棋梓呼吸機的重啟煥新;從潭市皮膚科門診的破零生長,再到高血壓課堂的聲聲入心——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傳遞,更是湘鄉市醫共體建設惠及民生的生動縮影。湘鄉市人民醫院14名骨干專家躬身下沉,如同播撒下的種子,在基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優質醫療資源跨越地域阻隔,真正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守護力量。
湘鄉市人民醫院作為湘鄉市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將持續深化建設,強化派駐幫扶機制,推動優質資源更廣覆蓋、更高效能地下沉。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健康守門人”的能力,為湘鄉區域百姓構筑更堅實、更可及的健康防線,讓“看病不再難,健康有‘醫’靠”的美好愿景,一步步成為現實。
來源:中國基層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