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曝光美方借第三方,獲取中國關鍵礦物,此時大陸限制對臺稀土出口,有何深意?
最近,中國商務部給臺灣一些公司亮了黃牌,把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臺灣實體拉進了出口管制名單。這一操作,就像是用放大鏡找到了“臺獨”分子的把柄,目標明確,不容分說。
【商務部將8家臺灣實體拉進了出口管制名單】
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背景:中國大陸對臺灣一直秉持著“一家親”的態度,希望兩岸能夠和諧共處,共同發展。這種友好的政策給臺灣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每年從大陸賺取超過千億美元,這簡直就是在給臺灣“送錢”。
然而,臺灣有些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把手里的錢拿去購買武器,想要實現“以武拒統”。這就好比你對自家親人掏心窩子,結果他卻對你耍心眼子,拿你送的禮物,買刀來防備你背后捅你一刀。
而如今,商務部已經看穿了一些臺灣企業的伎倆,果斷采取了行動。這8家被列入管控名單的臺灣企業,都是軍事相關的企業或者研究機構。他們不是研發戰機就是搗鼓潛艇,全都心思不正。
【漢翔航空負責臺軍F-16V戰機升級任務】
他們打著商業利益的幌子,實際上背地里在幫著“臺獨”勢力準備“搞事情”。而更糟糕的是,有一部分臺灣商人還在充當,美國獲取中國重要資源的“中轉站”。
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稀土等關鍵礦物的主要供應國,對這些資源的管控非常嚴格。自從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動手腳以來,中國原則上不許把這些戰略物資賣給美國。
然而,一些美國買家卻耍小聰明,通過第三方牽線搭橋曲線獲得這些資源。路透社就爆料稱,自中國對美實施銻出口禁令后,美國進口商轉而從泰國和墨西哥大量采購銻產品。
數據顯示,2023年底至2024年4月期間,美國從這兩國進口的銻氧化物達3834噸,遠超過去三年的總量。在當前價格持續走高的市場環境下,業內預測美國今年的關鍵礦物進口規模,或將恢復乃至超過,實施貿易限制措施前的水平。
【美企繞過禁令獲大量中國關鍵礦物】
值得注意的是,泰墨兩國自身銻礦資源開采,和冶煉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卻突然成為中國銻產品的前三大出口目的地。這種異常貿易流向表明,部分買家正在利用第三方進行轉口貿易,這種規避管制的行為,嚴重擾亂了全球供應鏈秩序。
而在這一背景下,大陸出售給臺灣的稀土,無疑也存在著極大的流入美國的風險。臺灣部分不良商人在“臺獨”勢力的默許與支持下,為了一己私利,極有可能成為美國獲取中國稀土等關鍵礦物的“中轉站”。他們利用兩岸貿易的便利,將從大陸進口的稀土,經過簡單加工或者偽裝后,轉手賣給美國相關企業。
如果再不管理,難保這些關鍵礦物不會再次借道臺灣,流入美國,從而讓美國繼續增強他們在軍事實力上的優勢。這一切都是不利于中國的。
【臺軍試射“海馬斯”火箭炮】
因此,把這8家臺灣實體列入出口管控名單,是一種必要且及時的應對措施,也是向“臺獨”勢力發出的警告:別以為可以一直鉆空子,我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通過這樣的精準打擊,既能切斷“臺獨”謀求獨立的物質支持,也能展示大陸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兩岸關系的堅定立場。
管控這些企業,就是在堵住稀土等關鍵資源,被“不法之徒”二次販賣海外的潛在漏洞。國外那些想通過間接途徑,獲取中國資源的企業必須明白,中國絕不會允許自己的戰略資源,成為他國制衡自己的籌碼。
當然,這個動作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貿易管控,更是在大陸謀求兩岸統一過程中一個重要步驟。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大陸更需要謹慎且精準地控制資源輸出,以保護國家核心利益與民族尊嚴。
【民進黨控制下的臺灣地區“臺獨”聲音越來越猖狂】
在這個百年未有之變局的大背景下,和平統一顯然任重道遠。民進黨控制下的臺灣地區“臺獨”聲音越來越猖狂,和平統一的窗口似乎在縮小。
外界甚至開始猜測,未來是否會走向武力統一的方向。但不論如何,大陸不斷強化對“臺獨”分子的限制和打擊,無疑是在為可能的統一行動鋪平道路。
針對這些有軍工背景的臺灣企業,商務部這次的制裁無異于給他們上了一課,讓他們意識到,如果繼續偏離正確的道路,等待他們的可能只有更嚴厲的制裁。
同時,這也是在提醒所有企業,哪怕那些心里打著“媚外”算盤的企業,你們圖什么?想伸手占便宜是嗎?伸手必被斬,這不是警告,而是鐵律。不僅僅是對稀土,對于“臺獨”也是如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