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徐少磊給他的學生們上了他支教一年的最后一堂課,在伊寧縣第三中學高二(6)班的教室里,這個23歲的山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教師沒有翻開教案,而是拿起一疊厚厚的卡片——300多個日夜,悄然凝固在這方寸之間。
“可還記得它?”徐少磊舉起一張畫著歪扭喜羊羊的卡片,寂靜的教室瞬間迸發出含淚的笑聲。那是化學電解原理變身“喜羊羊找平衡”的密碼鑰匙。
徐少磊和學生們交流。孟霞 攝
原來,去年,徐少磊剛接手兩個班的化學課時就遭遇了困境:學生的底子差,兩個班沒有一個人達到及格分,有些甚至考了個位數。在學生眼中,化學符號是難以破譯的“密碼”。這位從山東大學來的支教教師,沒有強行“扶正樹苗”。
他把化學電解原理中正極連接陽極發生氧化反應轉化為“正陽氧”關鍵詞,編成家喻戶曉的動畫片“喜羊羊找平衡”的趣味故事,讓學生們方便記憶;把勒夏特列原理形象地比喻為“我讓你干什么你就不干什么的叛逆少年”,讓學生瞬間記住了知識點。學生作業本上,他的紅色批注常常比答案本身還長;面對紀律松散的情況,他把學生“上課傳紙條”變成隨堂測驗;為拉近師生距離,他興高采烈地和學生們打雪仗,被學生們大笑著埋在雪堆里……“教育不是強行扶正樹苗,而是陪著學生找到向陽的角度?!币荒陙恚詣摗八氖宥日軐W”——不過度干預,也不放任自流。
杠桿的支點,終于在某個瞬間撬動了堅冰。那個曾經只考10分的學生,舉著49分的卷子沖進辦公室,眼中光芒如星:“老師,我好像會解‘密碼’了!”化學,不再是無法逾越的密碼墻。
一張張寫滿故事的小卡片。孟霞 攝
一張小紙條被徐少磊輕輕抽出。上面稚嫩的字跡曾如堅冰刺入他心底:“做個家庭主婦”“找個好人家嫁了”。教室里,馬俊麗猛地低下頭,淚珠砸在化學筆記上,洇濕了那些曾被她視為像“密碼”一樣難解的公式。
去年開學不久,徐少磊在課堂上讓學生們寫下自己心中的理想,馬俊麗因為學習吃力萌生了退學的想法。便隨性地寫下了“做個家庭主婦”“找個好人家嫁了”。15歲少女寫下的“理想”,像一記重錘敲在徐少磊心上。這背后,是落后偏遠鄉村世代流傳的沉默軌跡:考學無望,便嫁人、牧羊、打工。
徐少磊的回應是一場靜默的“播種運動”。他給學生們播放山東大學實驗室里奇幻的化學反應視頻,引發學生們一片驚呼;他在班級發起“如果我有超能力”的辯論,讓羞怯的姑娘站上講臺,第一次清晰地說出:“我的超能力是……成為化學老師!”;他創建抖音賬號,記錄學生們的生活,2400多萬的瀏覽量,讓學生們有了被認可的自信;他還帶著簡陋的科普實驗器材,深入鄉村小學,讓摩擦起電的微小火花,點亮孩子們眼中更大的好奇。
徐少磊課間給學生輔導作業。孟霞 攝
馬俊麗,正是這場覺醒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從學習無望、萌生退意,到被徐少磊兄長式的開導感化、風趣的講課吸引,她的學習有了動力,她的理想開始有了“色彩”。她重新校準了人生的坐標,“上二本,不行就上大專再升本?!边@個理想被馬俊麗鄭重寫入卡片。
“我們學習成績不太好,可徐老師從未放棄過我們,他是最懂我們的老師?!蹦灸崂つ久鹘锌?。
懂,是教育最深沉的力量。徐少磊如同播種者,將收集了一學年的學生心愿卡片再次分發到學生手中,大家低頭辨認自己過往的筆跡。曾抱怨難解的化學方程式就像“密碼”的學生,看著自己當初寫滿困惑的紙條時,不好意思地笑了。
徐少磊和學生們在一起。孟霞 攝
“讀書到底為什么?”徐少磊再次拋出這個問題。話音未落,一個男生哽咽地站起來:“為了能走到我想去的任何地方,為了不讓老師白澆那么多盆雪山冰水!”
精心準備的教案沒被打開。徐少磊轉身,在黑板上那個未寫完的方程式后重重頓筆?!笆O碌牟糠?,留給你們自己完成?!毕抡n鈴聲響起,少年們端坐如鐘。一張卡片在淚水中接力傳遞,最終停駐在講桌中央,上面寫著:“老師,我們想破解更多‘密碼’?!保ㄓ浾?孟霞 張宇峰 孫文利)
來源:伊犁融媒體中心
監制:陳露杰
審核:王正偉
責編:曹 明
編輯:吉木思古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