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馬斯克,將曝光特朗普可能存在的丑聞,列為了優先事項。特朗普可能惹上大麻煩,他真的拿馬斯克沒有任何辦法?
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除了沉迷于宇宙飛船和電動汽車外,如今又有了新的政治秀場。沒錯,他發起了一個名為“美國黨”的新政黨。剛出道就劍指國會,試圖通過精細化策略,爭取兩三位參議員和八到十位眾議員,成為在國會中,能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勢力。
(馬斯克)
馬斯克的這個策略,不得不說,是精準且雄心勃勃的。眾所周知,美國的國會席位分配已經接近白刃戰,任何一方如果多那么一兩票都能改變游戲規則。這正是馬斯克瞄準的地方,通過“關鍵少數”來撼動國會的決策天平。
當然,這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馬斯克顯然對共和黨的部分政策意見不小,他希望能夠施加足夠的壓力,以換取共和黨方面的妥協。畢竟,作為商界的奇才,馬斯克一向善于在夾縫中求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國黨”一亮相之際,馬斯克果斷地和特朗普攤牌了。他直接在社交媒體上開炮:“如果特朗普不公布愛潑斯坦相關文件,人們怎么能對他有信心?”此言一出,引起軒然大波。
(馬斯克叫板特朗普)
在被問及是否會將曝光“愛潑斯坦案”作為優先事項時,馬斯克更是給出了肯定回答。這可不是普通的勇氣啊,要知道,愛潑斯坦案是一塊燙手的山芋,自2015年曝光以來,一直牽扯著復雜而神秘的利益鏈。
馬斯克敢這樣做,無異于是在針對特朗普,從上世紀90年代起,愛潑斯坦就和特朗普有頻繁交集。愛潑斯坦的理財公司甚至為特朗普提供過金融服務,特朗普還曾公開夸贊他是個“很棒的家伙”。不過,愛潑斯坦在2019年被捕后,卻離奇地死于監獄,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重大疑團之一。
馬斯克敢于觸碰這起“丑聞”,實際上是在挑戰特朗普的底線。畢竟,盡管特朗普上任后簽署了行政命令,要求揭露愛潑斯坦的文件,但美國司法部門最近卻終止了該案調查,所以特朗普的競選承諾也就成了空話。
(愛潑斯坦)
現在,問題來了。馬斯克除了要揭露真相,還有什么其他目的?
他是真的想為社會公正發聲,還是有更深的商業和政治考量?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事實——馬斯克向來以顛覆者自居,無論是在特斯拉打破汽車業規矩,還是在SpaceX探索太空,他總是能夠成為各領域的引領者。在政治領域,他同樣不甘于沉默,而是要通過挑戰權威,獲得更多的發言權和影響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在這個資訊快速流動的年代,馬斯克此番舉動無疑增加了自己和“美國黨”的曝光度。社會媒體是個巨大的放大鏡,它總能在瞬間吸引世界的目光,而馬斯克顯然是這項技術的行家里手。他不僅要在科技領域稱王,或許還希望在政治舞臺上舞出一片天。
那么,馬斯克的“美國黨”和他的政治冒險將走向何方呢?以目前的態勢看,這取決于多個因素的綜合作用。
(自從特朗普上臺后,馬斯克就活躍于美國政壇)
一方面,如果他能夠成功借“關鍵少數”擴大政治影響力,那么即便無法立刻改變政策,也能成為左右逢源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如果他不能在政策博弈中拿到實質性成果,那么這場精心策劃的政治冒險可能就會迅速失去動力。
可以想象的是,馬斯克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新平臺。他極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海量資源進一步推動自己想要的改革。
至于對特朗普而言,馬斯克的公然翻臉,同樣也使他面臨新的困境。
從短期危機來看,特朗普或被迫兩線作戰,分散外交資源,若美國黨在中期選舉奪席,特朗普立法議程將受掣肘。
(特朗普面臨困境,但也有反制手段)
至于長期風險:馬斯克若持續吸引年輕選民和科技資本,可能重塑共和黨選民結構,加速黨內分裂。
當然,特朗普也不是沒有辦法反制,例如利用選舉制度和訴訟阻撓美國黨注冊。同時亦可以審查SpaceX合同、啟動特斯拉補貼調查,甚至炒作馬斯克國籍煽動排外情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