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春·洛陽郊外】“三哥,少帥真被關起來了?”小通訊兵蘇德林憋不住問出口,騎在一旁的老排長只甩了甩馬鞭:“別提,咱們這條命都快改姓了。”一句閑聊,道出東北軍將士心里翻涌的苦水,也把“西安事變之后,張學良被軟禁54年,麾下25萬東北軍為何沒人營救?”這個問題拋到歷史長河的漩渦中央。
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到南京是1936年12月25日,距離七七事變只剩半年。大多數東北軍官兵甚至沒來得及回過神,抗日烽火已漫天而起。驟然爆發的全面戰爭,像一張巨網,把本就四分五裂的奉系舊部捆得死死的:有的開赴淞滬,有的被抽調華中,還有的干脆被冷凍在西北當預備隊。人員一拆散,“救少帥”迅速由熱話題淪為茶余飯后的嘆息。
更棘手的是內部派系角力。奉系元老心里從來沒真正服氣過這位少年接班人,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之后,許多老資格認為“少帥”只不過趕巧站到了潮頭。此時人被軟禁,元老們反倒獲得“名正言順”的機會:各自握兵自重,和中央軍討價還價。真動刀子救人?不合算。有人私下說:“南京要的是人,咱們要的是地盤,各取所需就好。”這番話雖涼薄,卻才是現實。
年輕軍官想法截然不同。王以哲、趙榮聲這批“主戰派”直沖直撞,恨不得連夜殺到南京。可惜他們缺錢、缺槍、更缺大旗。最強的一部——67軍——被中央軍調往安徽,只剩6個半團,人心浮動。王以哲一怒之下被刺殺,雪上加霜,整個東北軍內部由三足鼎立變成互相猜忌。血腥事件一出,“營救”二字不再是振臂高呼,而成敏感詞,誰提誰倒霉。
不得不說,蔣介石下的盤棋也夠細致。他并未當場殺張學良,而是把“少帥”放在一間看似體面實則人情真空的客房里,隨后陸續發布三道命令:一、東北軍各師改番號;二、主官對調;三、分批送往南方補充新編軍。兵不在原地,就像樹被連根拔起,很快在南國的潮濕里爛掉舊根,只剩“中央編制”這一標簽。外界想打聽少帥具體下落都成難事,更別說綁人回西安。
楊虎城原本是張學良信任的人選,可他的西北軍同樣受制于中央。蔣介石抓住楊部武器老舊、補給困難的短板,開出“全面整訓”的籌碼,先讓楊虎城赴南京述職、又派軍調司令部入駐陜西。楊虎城人在屋檐下,只能讓東北軍自行求存。等他看清形勢,選擇把殘部并入中央軍以保命,此時再談營救已毫無可能。
外部環境同樣決定成敗。1937年夏至1945年秋,國共第二次合作名義存在,雙方卻都把精力壓在抗日與爭取民心上。東北軍被編散后,新四軍、八路軍正大量吸納流散官兵;老蔣對這些青年將校早有提防,即便有人開口“救張”,也會被以“聯共”罪名監視。輿論渠道被嚴控,張學良的名字頻頻被淡化,直到戰后赴臺,關于他的消息更是只剩寥寥數字。
還有一個往往被忽視的因素:張學良本人態度曖昧。臨行前他留下一句“切勿妄動”,又在軟禁初期托宋子文帶信回奉天,說自己“責任在身,不可再增事端”。這封信后來輾轉流入東北軍中層,讓原本猶豫者下定“不如遵囑”的決心。部屬既然得到“老板”親筆指令,自然不敢貿然拼死;時間一長,激情被日常消耗殆盡,救援計劃也隨風而散。
抗戰勝利后,東北成為國共必爭之地,舊奉系又被拉回舞臺。可令人唏噓的是,這時的張學良遠在重慶仍在看管之中,關于他是否應返東北執掌故土,國民黨內部出現聲音,卻被蔣介石一句“形勢尚未明朗”壓下。蔣深知,若張學良回沈陽,舊部號召力仍在,搞不好連中央軍都得讓路。與其冒險,不如繼續留人做政治人質。
1949年之后,時局劇變。相當數量的東北軍將領改旗易幟,進入人民解放軍序列;更多人被迫退役,隱姓埋名。對這些中年甚至老年軍人來說,營救張學良已無任何利益紐帶。偶有部下赴臺試探,見蔣氏當局仍不松口,也只能作罷。就這樣,一位在北平、山西、陜西叱咤風云的青年領袖,被歲月鎖進半世紀的孤寂。
有意思的是,張學良在臺灣的住所旁,每逢重陽節總會收到匿名菊花。有猜測稱那是昔日奉系子弟暗中表達敬意;也有人說是宋氏家族派人維系情面。無論是誰,那束花頂多寄托懷舊,卻難以撬動牢籠。因為真正決定張學良命運的,不是情義,而是國共兩黨、國內外局勢與時代洪流。
1975年蔣介石去世,蔣經國接掌臺北政局,張學良軟禁條件稍有放寬。可此時他的舊部大多白發蒼蒼,再提當年兵諫似乎像講評書。直到1990年末張學良才徹底恢復自由,已年逾九旬。曾經的25萬東北軍散在人海,能站出來喊一句“少帥”者寥寥。昔日的馬隊號子、奉天城頭號角,早被臺北的海風吹得無影無蹤。
綜觀全局,營救未能發生并非單一原因:派系猜疑、中央拆編、全面抗戰、張本人立場、戰后政治博弈,多條線索交織,結成一只看不見的手,將25萬士兵的勇武化作沉默。史書常用“大勢所趨”四字概括,可放到每個軍人個人身上,卻是一聲難言的嘆息。今天想起這個話題,仍能從老照片里讀到當年馬蹄揚塵的鋒銳,卻也明白:有時候,歷史不是沒人去救,而是沒有人能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