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上午,北京時間十一點整——‘請問發言人,中國認為北方四島到底歸誰?’”會場里燈光略顯刺眼,日本記者的提問像一顆釘子直戳現場。
發言人微微一笑,卻不急著給出答案,鏡頭拉近,所有人都在等那一句“巧妙回答”。就在這短短幾秒里,一段跨越三百年的領土拉鋸戰浮出水面,爭端如何釀成今天的敏感提問,不能不說充滿戲劇性。
北方四島——俄方稱南千島群島,包括擇捉、國后、色丹與齒舞四島。位置不大,卻是日俄兩國心頭最硬的那塊骨頭。俄羅斯需要不凍港、需要太平洋窗口;日本惦記漁場、惦記稀有金屬,還把它當成保衛北海道的外墻。一塊地,兩個人都說“非我莫屬”,麻煩自然卷個不停。
時間撥回十八世紀。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皮船首批抵達擇捉島,俄國人遇見蝦夷族,沒有開槍,而是立旗、做冊、辦教堂。國際法講“先占”,俄國人覺得理直氣壯。可日本那時閉關鎖國,沒空理遠東,等到意識到價值,早已落后半拍。
進入十九世紀,日本動手了。幕府派探險隊北上,留下一摞手繪海圖,試圖用“最早繪制”來爭地盤。沙俄也不是吃素的。1855年《下田條約》,色丹、齒舞判給日本;1875年《圣彼得堡條約》,俄國用整座庫頁島換回剩余兩島。從此四島盡歸日本,但俄國保住了更大的庫頁。舉個通俗的比喻:日本拿走了金項鏈,俄國揣兜里的是金磚。
俄國吃虧了嗎?并沒有。轉眼1904年日俄戰爭,雙方在亞洲東端血拼,日本雖勝,卻元氣大傷。俄國痛定思痛,決心再也不把出海口讓人。
二戰末期情勢逆轉。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后紅軍閃擊千島,72小時內插上紅旗。雅爾塔協定、波茨坦公告接力確認日本無條件投降,四島歸屬“隨戰敗一并處理”。東京宣布投降那一刻,北方四島已在蘇軍掌控之下。世界格局一錘定音,日本再想要回,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冷戰很快把賬本越算越復雜。1956年《蘇日共同宣言》里,赫魯曉夫扔出誘餌:若日本不允許美國駐軍,可以歸還色丹、齒舞。話聽著好,可美日安保條約1960年落地,美軍基地滿天飛,協定自然黃了。有人說赫魯曉夫“小算盤啪啪響”,但日本政壇里也有人暗地里心動了。可惜華盛頓一句“別瞎想”就把想法壓下去。
1991年蘇聯解體,日本看見新機會,外務省頻繁敲莫斯科的門。本以為葉利欽財政捉襟見肘會松口,結果俄羅斯議會立場強硬,“領土談判可以談,主權不準碰”。普京上臺后更直白:“我們可以談合作,但要俄人交出家門口的鑰匙?不現實。”一句話冰封了日俄關系。
局面僵到2022年,烏克蘭戰火又把北方四島端上桌面。為了拉東京站隊,澤連斯基在視頻中高呼“北方四島屬于日本”。此舉看似聲援,實則是一張對俄施壓的外交牌,日本輿論瞬間沸騰,“國際支持”四個字被反復渲染。
也就在那股輿論熱浪里,北京記者會上冒出開頭那一問。提問者很清楚:若中國說“歸俄”,西方媒體可批“袒護侵略”;若說“歸日”,中俄關系立刻被做文章。左右為難?不一定。
于是,發言人抬頭,先把名詞重新替換:“關于南千島群島的歷史問題……”一句“南千島群島”就把俄羅斯官方叫法搬出來,暗示立場。緊接著補刀:“二戰后反法西斯陣營作出的決定應得到尊重并完整執行。”話到此為止,沒有直接說“屬于誰”,卻已經把答案寫在空氣里。日本記者臉色一僵,鏡頭捕捉到他不自然地整理領帶,小動作透露尷尬。
不得不說,這回答把國際法、歷史文件統統端出來,既不給西方媒體抓辮子,也不讓俄方起疑心。有人私下感嘆:“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有意思的是,幾小時后俄媒《消息報》評論稱“中方立場一如既往”,而日本共同社標題卻是“中方拒絕明確支持俄方”。同一句話,兩種解讀,可見外交語言的藝術高度。
我個人倒覺得,日本與其天天把四島當選票,不如先盤算現實利益:俄烏沖突拖得越久,莫斯科對領土讓步的空間越小;而制裁名單越長,日本能源供應就越緊張。所謂“歷史窗口”,大概已被自己關上。
而對俄羅斯而言,北方四島是戰略支點,是對美日防線的門閂。普京2020年修憲把“割土”門徹底焊死,哪怕未來政權更替,想突破也得過全民公投那一關。政治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中方的表態,核心只有六個字:尊重二戰成果。說白了,中國不想當裁判,更不會摻和鄰居的領土麻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里,“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并排寫著,這才是中國幾十年外交的底線。
試想一下,當年若日本依赫魯曉夫之言清除美軍,也許今日地圖已不同。但歷史沒有“如果”,只有“然后”。如今日本依舊在沖繩加固基地,俄羅斯在擇捉興建導彈陣地,兩國都把安全感押在硬實力上,北方四島自然還會繼續“燙手”。
至于那名日本記者,據說會后同僚半開玩笑:“這問題問了等于白問。”其實也不盡然。最起碼,他讓世界再次想起北方四島,想起這場綿延三個世紀的對峙仍在繼續。而發言人的從容回應,則給各方上了一堂“怎么在復雜局面中保持定力”的課。
羊皮紙上的舊條約、冷戰檔案里的灰塵、戰后會議的錄音,統統告訴我們一件事:領土問題從來不止是兩國賬本,它還牽連著大國博弈、海上通道、資源分配乃至民族心理。北方四島只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樣本。
未來如何?沒人能夠拍胸脯。可以確定一點:只要美日安保條約不動,俄方絕不會放鑰匙;只要俄軍基地仍駐扎四島,日本也難以真正死心。雙方偶爾會釋放一點善意,但真正的突破口,更像靜靜躺在一張誰也不肯讓寸土的棋盤上。
而中國的角色,依舊在這句“歷史決定應被尊重”之中。也許,巧妙的回答不只是讓提問者如芒刺背,更提醒所有旁觀者——有些問題急不得,也拖不得,更含糊不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