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繼軍
辛明的辦公桌上多了個紙箱,是研發部同事老鄭離開公司時送的。箱子底層壓著本泛黃的工作手冊,扉頁有行褪色的字跡:“2018年Q3,數據模型優化組——辛明,錢力。
錢力現在是技術總監,三天前在高管會議上,拍著桌子指責辛明團隊“泄漏新系統秘密”。
新系統上線前夜,用戶數據險些泄露,公司采取緊急措施后,技術部查出漏洞的原因是核心算法的一個冗余模塊出了問題,那個模塊的編碼習慣,和辛明五年前主導的一個廢棄項目高度相似。
“辛總監就是個啞頭神,別看他平時不開腔,一肚子花花腸子,這幾年不顯山不露水,悶起腦殼賺大錢,在公司撈了不少好處。”茶水間的竊竊私語,扎在辛明心上。他捏著那本手冊,指尖劃過錢力當年用紅筆圈住的批注:“這個冗余模塊留著,萬一以后有用!”
那時錢力還是他的副手,總說辛明“太注重細節,不像個干大事的人”。后來項目告吹,錢力帶著團隊另起爐灶,標新立異,把辛明當成假想敵,處處玩弄新花樣,不放過一切可能,顯示自己的能力,把辛明的謹慎說成是“保守”。
辛明不解釋。他調閱了近三個月的代碼提交記錄,發現那個冗余模塊是被人從舊項目庫中扒出來,悄悄嵌入新系統的。操作日志被清空了,但備份服務器的訪問記錄里,有個模糊的IP地址,指向錢力的私人工作站。
他把證據拷貝進U盤,剛要起身,錢力推門進來,手里捏著份人事調令。“董事長叫你去分公司待半年,避避風頭。”錢力笑里藏刀,“你也知道,現在輿論對公司不利,總得有人?擔責任。”
辛明看著他,忽然想起2018年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項目組為了趕進度,錢力偷偷改了核心參數,打亂了全部測試數據。是辛明通宵重算,把責任攬在自己“審核不嚴”的頭上,才保住了錢力晉升的機會。那時錢力拍著他的肩膀說:“辛哥,這份情我一輩子忘不了。”
“漏洞不是我造成的。”辛明第一次開口辯解,聲音很輕。
錢力臉色驟變,猛地把調令拍在桌上:“證據呢?全公司都知道那是你的手筆!”
辛明沒有辯解。他打開錢力的電腦,對方忘了鎖屏,屏幕上赫然躺著一份與外部公司的郵件往來,附件是新系統的架構圖。發送時間,恰恰就在漏洞出現前三天。
原來不是內斗,是外患。錢力怕被人抓住把柄,想把他推出去當替罪羊。
辛明關了頁面,將U盤塞進抽屜深處。他給董事長發了封郵件,只寫了一句話:“給我七十二小時,漏洞源頭和解決方案,一起呈上。”
接下來的三天,辛明把自己鎖在機房。他沒查錢力,反而重寫了整個算法邏輯,用更簡潔的代碼堵住漏洞,順便優化了系統響應速度。剛剛七十二小時,他抱著新方案走進會議室,錢力正拿著那份“相似編碼”的報告,準備向董事會請罪——當然,是請辛明的罪。
“冗余模塊是2018年我寫的,但嵌入新系統的人,不是我。”辛明把新方案推到桌上,投影幕布亮起備份服務器的訪問記錄,IP地址旁標注著“錢力私人工作站。”
錢力臉色瞬間慘白。
“但更重要的是這個。”辛明切換頁面,調出錢力與外部公司的郵件截圖,“他們用你當年修改參數的舊賬威脅你,逼你植入漏洞,好趁機竊取用戶數據。”
會議室一片嘩然。董事長盯著錢力,鐵青著臉,眼神似刀鋒。
錢力癱坐在椅子上,忽然笑起來,笑得比哭還難看:“辛明,你早就知道了,對不對?你就是等著看我栽跟頭……”
“我只是在修系統。”辛明合上筆記本,“2018年沒舉報你,是覺得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現在把證據拿出來,是因為關乎到公司的命運。”
他沒提那句“記一輩子的情”,也沒有說自己通宵重算數據的事。有些話不說破,讓事實說話更有份量。
一周后,錢力被公司開除。辛明升任公司副總,辦公桌上的手冊換了新的,扉頁寫著:“冗余模塊需標注來源及責任人”。
深夜加班,他接到個陌生電話,是錢力打來的。“當年……謝謝你。”對方聲音哽咽。
辛明嗯了一聲,掛了電話。窗外霓虹閃爍,靜靜的夜晚,少了許多喧囂,辛明的思緒在腦海中漫游。
沉默從來不是退讓,是把判斷的權力,留給時間和事實。就像老歌里唱的,“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不是不在乎,要知道在乎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