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資金壓力,這年頭誰不想住大房子?畢竟大房子住得寬敞舒適,而且還是我們身份的象征。
過去因為別墅價格太貴,很多人把目光都鎖定在了大平層上面,相較之下,大平層的性價比更高。
但不管住什么樣的房子,里面也不都是優點,同樣也會存在很多缺點,
尤其是最近幾年,我發現越來越多人從大平層搬到了老小區里面,這究竟是為何呢?
這一期內容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住了5年大平層,堅決搬回了“老小區”!實話實說,差距太大了!
01.大家為什么要搬你大平層呢?
1、居住成本太高了
其實,相比普通的住宅,大平層的居住成本顯然高出不少,1套房子算下來,起碼花費幾百萬,
而且大平層的居住成本也不便宜,甚至比普通房子高兩三倍都不止,因為等你入住以后你就會發現,大平層的水電費,物業費都要比普通住宅高出不少,
很多人一開始掏空家底,咬牙購買了大平層,只考慮到了買房的成本,并沒有考慮到后期入住之后的成本壓力,
等到住進去之后才發現,大平層的居住成本非常高,一年算下來,啥都沒干可能要花費大幾萬塊,
也就是因為高昂的居住成本,有不少業主住了幾年,感覺長期下去扛不住,都選擇默默搬家,將房子轉賣。
2、房屋做清潔是噩夢
一開始買房總想著面積大一點,住的更舒服一點,并沒有考慮到入住以后的清潔問題,
由于大平層戶型比較大,做家務真的是一種煎熬,有的時候光收拾一個屋子,就得花費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尤其是擦玻璃,玻璃面積太大,又不好清理,整個過程下來感覺累趴下。
有人說,自己不想搞清潔,可以請保潔阿姨來做,但問題哪有那么簡單,要給大平層搞衛生,清潔價格可不便宜,本身室內的面積就比較大,相比百平米的商品房,大平層做清潔的價格,起碼要去到兩三倍,
一次清潔費用三五百,隔三差五就要請一次阿姨上門搞衛生,算下來,很多人口袋支撐不住,還不如自己去收拾,
3、裝修是個無底洞
不僅大平層買房價格高,而且裝修價格也是很高的,對于特別注重生活質量的人來說,在裝修上花費的錢,甚至趕上買一套新房的價格了,
關鍵是硬裝結束之后還有軟裝,這個問題是不能忽視的,如果買的東西少了,整個家里就會顯得空蕩蕩的,裝備的東西多了,就需要預備更多的資金,
尤其是如果你想要裝出中式風格,那么,室內的家具家私就很貴了,而且預算不足的話,整個軟裝搭配不好,還會讓整個家看上去跟倉庫一樣……
02、搬回老小區之后,煩惱變少了
1、地段優勢,生活便利度提升
老小區建造的時間比較早,而且大多數老小區都位于城市的核心區域,
在這種地段居住,你會發現不僅出行方便,而且周圍的配套設施也很完善,2公里以內就是商場,學校,醫院,生活變得更便利。
尤其是對于有老人孩子的家庭,老小區附近都有學區房,購買這樣的房子就完全不用擔心孩子的上學問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學區房還有更高的升值空間。
2、生活氣息好
居住大平層,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讓人覺得很孤獨,年輕人上班之后,老人一個人在家里,整個屋子顯著很空闊,再加上本身大平層住戶少,鄰居少,一天下來可能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很多老年人住大平層,感覺像“坐牢”一樣痛苦,不少家庭主婦也表示,住在大平層里面,感覺自己都要自閉了……
搬到老小區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這里的生活氛圍更好,隨時都可以跟鄰居交流、打招呼,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孩子可以隨時跟小朋友一起玩,
最重要的是,有的時候鄰居比家人還靠譜,比如當你遇到難題的時候,住的太遠的親人無法直接上門,但鄰居卻可以很快的幫到你,所以說遠親不如近鄰,就是這個道理。
3、價格是真便宜
說句實話,有錢購買大平層都可以買幾套老小區房子了,有這個錢攢下來不香嗎?
特別是對于資金預算有限的家庭,購買老小區住宅確實可以減輕不少的壓力,而且也能解決基本的住房需求問題,
更重要的是,老小區的居住成本還沒有大平層的1/20,很多老小區免物業費,不要停車費,每個月只要交幾十塊塊錢的垃圾費就可以了,這樣的居住成本不要太舒服了!
總想著大平層住著舒服寬敞,實際上他可沒那么多優勢,反而缺點多多,那么你更喜歡哪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