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快遞時,你有沒有過這種困惑:明明東西不重,運費卻不便宜?或者明明稱著是 5 斤,賬單上卻按 8 斤算?其實這和快遞的 “雙重計費規則” 有關 —— 除了實際重量,體積大小也可能影響最終費用。搞懂重量和體積的計費邏輯,能幫你避免不少額外支出。
避免多花錢的 3 個實用技巧
1. 壓縮體積:輕拋貨必做的一步
這是最有效的省錢方法。羽絨服、被子用真空壓縮袋抽氣后,體積能縮小 50%-70%;蓬松的衣物用箱子壓實,減少空隙,避免箱子鼓脹導致體積變大。我上次寄一床被子,壓縮前按體積算要 30 元,壓縮后按實際重量算只要 15 元。
2. 合理打包:重貨 “填實”,泡貨 “縮小”
- 重貨(如書籍):用小而硬的紙箱,塞滿縫隙(別留空間讓箱子變形),避免按 “鼓脹后的體積” 計費;
- 泡貨(如毛絨玩具):用最小的箱子裝,盡量擠壓蓬松部分,必要時拆分成多個小包裹(但注意別拆太多,合并包裹有時更劃算)。
3. 提前問清拋重比,貨比三家,快遞比價
不同快遞 / 物流的拋重比不同,寄泡貨前最好問清楚:“你們的體積重量怎么算?” 比如寄同一個泡貨,拋重比 6000 的快遞可能按 20kg 計費,拋重比 8000 的物流可能按 15kg 計費,差價明顯。還有就是要學會比價,市面上這么多快遞物流公司,總不能一個一個去對比吧?可以嘗試通過寄半折,寄物物等平臺對比多家快遞物流公司價格,優選選擇渠道折扣大的公司寄送。
快遞計費的核心:實際重量和體積重量,哪個大算哪個
快遞行業有個通用規則:計費重量取實際重量和體積重量中的較大值。也就是說,哪怕你的包裹實際只有 3 斤,但如果體積特別大(比如蓬松的被子),也可能按 5 斤甚至 8 斤收費。
- 實際重量:很好理解,就是包裹放在秤上稱出的重量,單位通常是公斤(kg)。比如一個裝滿書的紙箱,稱出來 10 公斤,實際重量就是 10kg。
- 體積重量:針對那些體積大但重量輕的 “輕拋貨”(比如棉花、泡沫制品、未壓縮的衣物等),快遞公司會按體積換算出一個 “虛擬重量”。計算公式一般是:體積重量(kg)= 長(cm)× 寬(cm)× 高(cm)÷ 拋重比。
這里的 “拋重比” 是關鍵,不同快遞公司、不同物品類型的拋重比不同:普通快遞(如中通、圓通)的拋重比多為 6000,順豐、京東等時效快的快遞可能是 5000,物流公司(如德邦、安能)對重貨更友好,拋重比可能放寬到 8000-10000。
舉個例子:一個長 60cm、寬 40cm、高 30cm 的包裹(裝的是未壓縮的被子),實際重量 3kg。
- 按普通快遞拋重比 6000 計算:體積重量 = 60×40×30÷6000=12kg,遠超實際重量,最終會按 12kg 計費;
- 若用真空袋壓縮后,體積變為 30cm×20cm×20cm,體積重量 = 30×20×20÷6000=2kg,這時就按實際重量 3kg 計費,運費直接減半。
不同場景下,計費方式有啥區別?
普通快遞(3kg 以內小件):多按重量,輕拋貨需注意
平時寄文件、小包裹,基本按實際重量計費,首重(1kg 內)8-15 元,續重每公斤 2-8 元(跨省比省內貴)。但如果是寄毛絨玩具、羽絨服這類 “輕拋貨”,哪怕實際重量只有 1kg,體積太大的話,可能會按 2-3kg 算,續重費就上去了。
大件快遞 / 物流(3kg 以上):重貨看重量,泡貨看體積
超過 3kg 的物品,尤其是家電、行李等,物流公司會嚴格區分 “重貨” 和 “泡貨”:
- 重貨(如書籍、五金件):實際重量大,體積小,按實際重量計費,續重單價低(2-5 元 /kg);
- 泡貨(如床墊、沙發):體積大,實際重量小,按體積重量計費,拋重比越寬松越劃算(比如安能對重貨的拋重比是 8000,比 6000 的計費更便宜)。
比如寄一個 5kg 的床墊,包裝后體積是 120cm×60cm×20cm,按德邦的拋重比 8000 計算,體積重量 = 120×60×20÷8000=18kg,遠大于實際重量,最終會按 18kg 收費。
注意:這些情況可能多收費
- 不規則物品:比如自行車、樂器,體積按最長、最寬、最高處計算,哪怕局部凹陷,也按最大尺寸算;
- 超長超重:單件長度超 1.5 米或重量超 30kg,可能加收 “大件費”(10-50 元不等);
- 偏遠地區:部分地區不僅運費貴,拋重比也更嚴格(比如按 5000 計算),寄前最好確認。
總之,寄快遞時別只看實際重量,體積大小可能才是 “價格刺客”。尤其是寄輕拋貨,花幾分鐘壓縮、打包,就能避免按體積多收費。記住:重貨選拋重比寬松的物流,泡貨先壓縮再寄,提前問清計費規則,才能花得明明白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