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的這個人是王春明。
他是中石油工程公司的副總經理。
他是一個國企的老總。
中紀委消息,他被查了。
一提到幾桶油,大家可能都有話要說。
正告漏網者以或關聯者,務必早日投案,這是唯一的出路。
大數據會記錄下所有的罪惡印跡,不要僥幸。
一個人的履歷可以回放這個人的一生。
他早年進入中石油管道公司工作。
他在北方管道公司任技術員。
這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他在這個工作上做出了成績。
他的成績之一是參加了多條成品油管道的調試。
他設計的輸油管道變頻系統在行業內被推廣。
大家也都知道,在體制內,有了拿得出手并且是被認可的成績差不多都是會得到提拔的。
他也不例外。
14年,他擔任了管道公司的副總經理。
這時的他又讀了碩士。
有了學歷,也有了過硬的能力,想不升都難。
這時的他推廣了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改進。
這個技術牛就牛在和物聯網整合在了一起。
諸位也都知道,前幾年物聯網還是挺火的。
一般來說,也只有能把準這個時代脈搏的人才能成功。
有人說我們的工科重應用,也確實是這個樣子。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工業化的需要,有啥子需要才會催生啥技術。
在大基建的背景下,偏重一點技術也是可以的。
關鍵是這項技術還能創造效益。
無論做啥子科研,最后也都是要應用到實際之中去的。
在中俄管道的建設上他就采用了建管融合的模式,別看只是幾個字,這可是十分先進的技術。
近幾年來,我們從我們的鄰居那里沒少購買能源。
像石油這樣的能源,最經濟的運輸方式就是管道了。
而他就是那個建管道的。
再加上技術的應用,他也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他的華北分控中心項目,每年就能節省兩個多億的資金。
20年,他擔任了中石油工程公司的副總經理。
上任后,他提出了全球能源合作提升計劃,一看這個名字,也就知道了這是國家級的戰略。
這些舉措大大提升了國際市場所占份額。
他管理的也都是一些國際項目。
無論咋說,他都說得上是一個成功人士。
但就在25年,他被查了。
當一個昔日的大出息一夜之間就成了階下囚,而這正是他在面對的。
成功時有多得意,被查時也就有多尷尬。
往日的成績和今天的貪婪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前一天見面還打招呼的朋友同事下一天便不見了他的影子,一打聽才知道進去了。
他的人生軌跡正應了那句老話,腳上的泡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沒人愿意成為別人的反面教材,更沒人想毀掉美好的生活,但他就是這樣做了。
人生的選擇是何其重要,往往都是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這個年紀跌倒,人生翻身的可能也就很小了。
也是,能翻身的是經驗,也只有不能翻身的才是教訓。
別人的晚年是兒孫繞膝,他的晚年是大墻鐵窗。
藥早就有了,吃了都說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