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之后,印度空軍壓力大增,開始尋求新式戰機,印度媒體《印度國防研究》在2025年7月13日的報道中主張稱,既然印度空軍想要的圖-160戰略轟炸機買不到,那么就采購蘇-34攻擊機。
俄羅斯一直在試圖對外推銷蘇-34攻擊機,印度媒體借此認為,印度將獲得蘇-34攻擊機,提升其作戰能力。
蘇-34攻擊機為俄羅斯在蘇-27基礎之上進行大幅度改進后,推出一款對地攻擊機,其設計不再強調制空作戰,而突出對地攻擊的能力,蘇-34攻擊機采用獨特的并列雙座設計,在現代戰機中實屬罕見的設計。并列雙座設計,有利于飛行員在對地攻擊時,觀察目標等,也可以在長時間飛行中緩解工作壓力,減緩疲勞,這一點對印度空軍相當適用,可以進行遠程空襲。在航電上,擁有獨特的后視雷達,全球少見,以及地形跟蹤能力,也是俄式戰機中少有的功能。
蘇-34攻擊機擁有相當豐富的實戰經驗,尤其是俄烏戰爭中,雖然烏克蘭一直強調,其擊落超過20架蘇-34攻擊機,但是可以證實的戰損沒幾架,反而是俄羅斯不斷提高蘇-34攻擊機的產量,在作戰中承擔了大量的任務。
這款俄制攻擊機對印度空軍有不小的吸引力,其具有高速度,最高速度可達1.8馬赫;大航程,作戰半徑約為1100公里;大載彈量,通常可以掛載8噸的彈藥等特點,這都是印度尚存在不足的地方,為執行縱深打擊任務的上佳選擇。蘇-34攻擊機與蘇-30MKI戰斗機同源,后勤和維護的通用性好,可以降低維護與使用成本,如果在印度國內進行組裝生產也相當方便,采購成本也可以降低。
這只是印度媒體的樂觀想法,如何引進蘇-34攻擊機對印度空軍依舊是一個構想,而不是行動計劃,更重要的是,如果印度采購蘇-34攻擊機,我國就可以向巴鐵出售殲-16戰斗機,從而克制印度空軍。
巴基斯坦空軍在印巴空戰中的勝利,與中巴雄鷹聯合演習有不小的關系。中巴的對抗性演習中,雙方沒有任何保留的意思,把最先進的戰機與最新的戰術都進行應用和驗證,獲得的經驗對巴方相當有益。
巴基斯坦空軍的實戰經驗都是多年以前的事情,對于現代空戰的認知不足,直到2019年,第九次雄鷹聯合演習時,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體會一把現代空戰:當時中國空軍出動殲-16戰斗機,其中一架殲-16戰斗機特意掛上電子戰吊艙,擔當電子攻擊機的角色。
當時由殲-16戰斗機扮演“紅方”,中巴空軍的“梟龍”、殲-7、幻影-5與殲-10C、殲-11B一起扮演“藍方”,有點多機型對抗單一機型的意思。開始之前,巴方飛行員對殲-16戰斗機的認識相當簡單,大體就是蘇-30MKI戰斗機的水平,但是對抗開始之后,才意識到自己的認識錯大了。
殲-16戰斗機的航電本質為五代機水平,尤其是采用了大口徑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不是蘇-30MKI戰斗機可比的,故而在中遠距離上的交戰,巴方吃盡了苦頭。尤其是充當電子戰攻擊機的殲-16戰斗機發揮出了奇效,將“藍方”的通信完全切斷,當時上演的情況幾乎就是印巴空戰的翻版。有一個說法,“梟龍”戰斗機連一次鎖定殲-16戰斗機的記錄都沒有。
那一次演習讓巴基斯坦空軍對電子戰有了全新的認知,為后來印巴空戰的勝利打下基礎,也對殲-16戰斗機有了新的認知。與殲-10C戰斗機相比,其航電更先進,若巴基斯坦空軍想進一步克制印度空軍,那么在殲-35戰斗機之外,還可以引進殲-16戰斗機,加強自身的電子戰方面的優勢。
印巴空戰中,印度空軍的失敗并非其戰斗機性能差,真正的問題是體系不完善,尤其是缺少電子對抗能力,印度的“陣風”戰斗機受到電子干擾之后,通信失靈,雷達失效。
現在印度空軍試圖痛定思痛總結經驗的,可惜印度沒有研究對作戰體系進行全面升級,還在想尋求引進新一代的戰機,根本就沒有抓住問題的重點。
不管印度空軍有多么先進的戰機,如果它的作戰體系不完整,那么就不可能將先進裝備的優勢發揮出來。繼續這樣下去,只能是一敗接著一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