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女籃首輪剛打完,這輪比賽多少給人點“開胃小菜的感覺,但要說沒有意外,那也真不至于,開幕日這三場,幾乎就是當下亞洲女籃格局的縮影——中國女籃一場大勝,澳大利亞直接碾壓,日本則差點陰溝翻船,被黎巴嫩嚇出一身冷汗,你說巧不巧,懸念都沒留到最后,開局就把各自的定位擺明了。
先說中國女籃,碰上印尼這種級別的對手,賽前大家就沒怎么討論懸念,結果也沒讓人失望,110-59,半場就領先29分,第三節后直接把分差拉開到40+,這場球基本就是練兵局,場上12人輪換全員得分,張子宇13分、翟若云12分、楊力維、楊舒予這些主力打得都挺松,甚至連“擺爛和“刷分都談不上,就是實打實的技術流碾壓,對面印尼唯一有點存在感的還是路易斯,開局中投拿了2分,后面就被中國女籃的防守強度壓得喘不過氣來,講真,這種比賽不看比分都能猜到走勢,完全是兩檔水平的碰撞。
但場面輕松歸輕松,還是能看出中國女籃的基本盤夠穩,開局韓旭三分直接開張,外線手感很快熱起來,楊舒予、翟若云都能拉開空間,中鋒張子宇出場后籃下威脅瞬間提升,進攻端隨便打都能得分,防守端更是不給印尼喘息空間,像這種一邊倒的比賽,能把全員狀態都調動起來,其實比單純虐菜更重要,畢竟后面遇上強隊,輪換深度和臨場手感都得在線。
再說日本女籃這邊,老實講,這場72-68險勝黎巴嫩,真的有點讓人后背發涼,首節日本直接被黎巴嫩打了個26-16,落后10分,這在亞洲賽場上已經很罕見了,第二節日本加大防守強度,黎巴嫩命中率開始下滑,日本靠反擊和內線連續追分,半場終于反超3分,第三節雙方進攻效率都不高,黎巴嫩單節只拿9分,日本也只得12分,帶著6分優勢進入最后一節,氣氛一度有點緊張,黎巴嫩最后還是差點掀翻了衛冕熱門,三分線外一通亂轟,日本靠經驗和底蘊死死守住了勝利,這場球對日本來說絕對是警鐘,誰都知道亞洲杯不是輕松的菜市場,尤其在對手越來越敢打敢拼的情況下,優勢隊伍一旦掉以輕心,隨時可能陰溝翻船。
其實日本女籃的整體實力沒問題,戰術體系也成熟,但這場球暴露出來的狀態起伏和臨場應變能力,不容忽視,尤其是首節被黎巴嫩連續打穿防線,有點“夢游的意味,后面靠強度和經驗追分,勉強穩住局面,但面對更強的對手,比如中國或者澳大利亞,這種慢熱和短板恐怕就不只是虛驚一場了,球迷看了也會忍不住吐槽一句:你們還真不能掉鏈子。
說到澳大利亞,真的是全場唯一一支“無情碾壓機,115-39,狂勝菲律賓76分,開局第一節直接31-14甩開,半場領先28分,下半場繼續高歌猛進,最后一節甚至只讓菲律賓拿2分,這種場面說白了就是實力碾壓,澳大利亞的身高、對抗、投籃、籃板全面壓制,整個過程和中國對印尼有點像,但整體沖擊力和統治力更強,打得對手根本沒有還手空間,甚至可以說是“降維打擊,亞洲杯這個級別的比賽,能打成這樣,澳大利亞絕對是冠軍最大熱門。
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亞和中國女籃一邊倒,日本卻差點被黎巴嫩爆冷,這其實也反映出當下亞洲女籃的真實分層,頂級強隊一騎絕塵,中堅力量偶有驚喜,弱旅還在苦苦追趕,但偶爾也能給強隊制造麻煩,比如黎巴嫩這場,差點就讓日本成了“頭條,這種比賽讓人一下子清醒起來,別以為強隊就能高枕無憂,亞洲杯不是誰想躺贏就能躺贏的舞臺。
回過頭看,首輪比賽雖然大體格局沒變,但細節上還是有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中國女籃能在練兵局里保持專注,整體輪換都能發揮,這種底蘊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日本女籃雖然贏了但暴露出防守端的問題,澳大利亞的統治力則是肉眼可見,和傳統印象里“亞洲女籃三強還是對得上的,只不過現在的差距,似乎在進一步拉大,這對于中國女籃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后面真遇上澳大利亞甚至日本,才算是真正的考驗。
問題來了,接下來小組賽,各隊還會不會有更大的變數,會不會有黑馬殺出,強隊能不能一直穩住,還是說爆冷成常態,這才是球迷們最關心的事,亞洲杯這類比賽,最精彩的部分往往不在開頭,而在后面淘汰賽階段,首輪只是定了個基調,真正的較量還在后頭。
總的來看,中國女籃開門紅,節奏和狀態都在線,日本女籃雖險勝但敲響警鐘,澳大利亞則是無解碾壓,亞洲杯首輪就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接下來怎么發展,還真不好說,球迷們就等著看誰能笑到最后,誰又被爆冷淘汰,懸念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