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東盟外長會間隙,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終于等到了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會晤機會。這場會談被外界視為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中美最高層級外交官的首次面對面交流,也是中美關系在經歷多輪波折后的重要試探。會談結束后,魯比奧罕見地用"非常積極"四個字評價了這次會晤,這一表態立即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魯比奧主動促成會談,王毅把握時機回應
魯比奧在東盟峰會系列會議開幕第二天就公開表示正在籌備與王毅的會晤。值得注意的是,王毅外長的訪問行程非常緊湊,7月10日至11日僅有兩天時間,期間還要與十多個國家的外長會面并參加多場會議。魯比奧選擇在王毅即將啟程回國前安排會談,顯示出美方對此次會晤的迫切需求。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資料圖)
會談中,王毅闡述了中方對中美關系的原則立場,并向美方提出三點明確要求:第一,希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第二,希望美方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華政策;第三,要求美方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這些要求體現了中方對中美關系發展的基本期待。
會談成果與美方罕見評價
據報道,雙方在會談中達成一項重要共識:同意加強包括外交渠道在內的各層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魯比奧在會談后用"非常積極"四個字評價了兩國領導人及雙方的工作關系,這一表態與其以往的對華強硬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對此次會談的報道保持了克制和謹慎。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表示"沒有太多信息可提供",而王毅外長也未直接回應是否會見魯比奧的問題,直到會晤消息公布前都保持低調。這種處理方式體現了中方在外交事務上的審慎態度。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資料圖)
特朗普訪華可能性引關注
魯比奧在會談后表示,特朗普愿意與中方會晤,美方已經開始考慮制定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時間表。不過,中方并未對此作出明確回應。分析認為,中方需要觀察美國在對華關系上的后續表現,才會實質性推動最高層級的外交接觸。
這一表態背后反映出中美關系的復雜性。盡管雙方在會談中表現出一定的合作意愿,但在關稅、科技制裁等核心問題上仍存在重大分歧。魯比奧在會談中雖未直接提及這些敏感議題,但他在東盟-美國外長會上重申了美國在先進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并抨擊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顯示美方并未放棄其核心訴求。
會談的戰略意義與未來挑戰
這次會談雖然時間不長,但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它打破了中美高層外交的僵局,為后續可能的元首會晤創造了條件。其次,雙方同意加強各層級溝通對話,這有助于管控分歧,避免誤判。最后,魯比奧的積極評價表明美方對此次接觸感到滿意,這可能為兩國關系注入一定的緩和因素。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資料圖)
然而,中美關系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美國政府內部近期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以及俄美外長會談無果而終,都給雙邊關系蒙上陰影。此外,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搖擺性也增加了關系的不確定性。
總的來說,這次吉隆坡會晤是中美關系的一個重要節點。魯比奧"非常積極"的評價雖然簡短,卻傳遞出美方希望穩定雙邊關系的信號。未來中美關系如何發展,將取決于雙方能否在具體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及如何管控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競爭。正如王毅外長所強調的,中美關系的未來需要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礎之上,這既是中國的立場,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