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3-2逆轉德國,這場球真不是“逆風翻盤四個字就能說清的事兒,前兩局連丟,場面一度讓人想起過往那種“擺爛式崩盤,老實講,很多球迷可能心里都在念叨,這局怕不是又要塌房,但,劇情反轉就從第三局開始,趙勇的幾個操作——尤其是大膽啟用王奧芊和萬梓玥——硬是把死局盤活,這種臨場應變,說是他執教以來的代表作都不過分。
先聊換人,王媛媛被換下其實很多人看得明白,她那段時間狀態確實拉胯,進攻端基本下不去球,攔網也沒啥存在感,防守更是被穿成篩子,場上氣場就是一灘水,王奧芊一上來,立馬給了全隊一個“驚喜包,全場9次撐起、12次攔網拿下2分,防守端是頂級副攻的水平,進攻端也能下球,7扣4中、6分到手,說她是全場最大驚喜,真沒夸張,副攻位置一下子有了安全感,隊友防反也多了機會,整隊氣質都變了。
萬梓玥同樣是關鍵棋子,頂替陳厚羽后,14次攔網、2分3失誤9撐起,數據和王奧芊差不多,都是防守強點,最重要的是,她倆都是第三局開始才上的,臨場提刀,直接讓副攻線“脫胎換骨,前排壓力驟減,后排反擊機會直線上升,球迷們都明白,這種“即插即用的效果,不是每個教練都敢這么試,尤其是在比分落后的絕境下,趙勇這手“換人豪賭,事后看起來像是神來一筆,實則是敢拼加上平時練兵積累,屬于硬本事。
當然,董禹含的作用也不能被忽視,第三局末段她的發球輪,直接把德國女排一傳攪亂,還送出一個直接得分,幫助中國隊扳回一城,第四局中段又有發球強輪壓制對手,雖然她進攻端效率一般,但這兩輪發球,硬是把比賽拖進了決勝局,有人說她是“奇兵,其實更像是老將穩住陣腳的典型,關鍵時刻敢下死手,臺下苦練的底氣和比賽經驗都在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球中國隊的應變能力算是被逼出來的,前兩局落后,教練組和場上隊員沒有互相甩鍋、沒有精神潰散,反而用實際行動回應了壓力,這種臨場調整,既是對球員執行力的考驗,也是教練組對比賽氣質的塑造,說白了,逆風局能不能翻盤,靠的不是“喊口號,是臨場“對噴、敢于試錯、敢于用新人,趙勇這場做到了。
球迷們可能都記得,前幾年中國女排有時候一旦陣容打不開,換人就像“擺設,明明場上有年輕人能打,卻死死按在板凳上,這次趙勇不墨跡,誰狀態差誰下,誰敢搏誰上,結果兩個00后副攻一上來,直接成了破局點,說是“新老交替的縮影其實也沒錯,這批年輕人靠的是實打實的數據在場上證明自己,而不是“喊夢想那套虛的。
回看全場,最大分水嶺還是第三局,德國隊其實沒掉鏈子,反而是中國隊自己“變臉了,兩個副攻上線,攔防質量立刻提升,董禹含發球壓制,反而讓德國隊一傳亂了節奏,前兩局中國隊進攻點被死死限制,到了后面防守反擊一旦打順,氣勢回來了,連帶著主攻、副攻、接應都敢下分,場面一度成了“對噴,中國隊終于打出了“多點開花的感覺。
當然,不能只夸年輕人和教練,整場球也暴露了不少問題,比如陣地進攻的穩定性、主攻線的火力輸出、老將的體能儲備等等,這些都是后面要繼續補的短板,尤其是關鍵分的處理,還是有點“慌,但總歸比上幾場“擺爛式輸球要強太多,起碼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調整和成長。
有球迷賽后調侃,說這場球是“趙勇式救贖,其實這話有點重,畢竟一場逆轉不能掩蓋之前的波動,但能在逆境下敢于調整、敢于信任年輕人,這股子“狠勁兒和“靈活勁兒,正是中國女排現在最缺的東西,未來能不能持續,誰也不敢下結論,但只要這種臨場氣質在,球迷就愿意繼續等下去。
最后一句,這場球不是一場“天才逆襲,更像是一次“集體自救,趙勇和小將們共同完成了自我證明,也給了外界一個信號,女排的希望其實一直都在,只要敢拼、敢變、敢擔當,結果就永遠不會太差,至于后面會不會更好,留給時間和賽場去回答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