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媒體向世界投下一枚貿易炸彈:計劃對所有尚未被加征關稅的貿易伙伴統一征收15%或20%的關稅。此前,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已收到白宮特制的關稅“通牒”,美國還宣布將于8月1日起對所有進口銅征收50%的關稅。
然而這輪看似雷霆萬鈞的關稅攻勢,卻在一個國家身上撞得火花四濺——巴西不僅拒絕接受,甚至將特朗普的關稅函原封退回。這份文件被巴西外交部裁定“具有冒犯性且包含事實錯誤”,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甩回華盛頓。
特朗普(資料圖)
巴西總統盧拉的反應更顯強硬。他在9日公開聲明中強調:“巴西是一個主權國家,擁有獨立的機構,不受任何人控制。”面對美國計劃對巴西所有輸美產品征收50%關稅的威脅,盧拉援引4月國會通過的“商業互惠法”,誓言采取對等反制。這不僅關乎貿易數字,更是對特朗普赤裸裸干涉巴西內政的憤怒回擊——此前特朗普竟要求巴西法院停止審理前總統博索納羅“政變未遂案”。博索納羅的兒子9日對特朗普表示感謝。英國《衛報》評論稱,博索納羅的兒子在美國為父親游說,結果是美國宣布對巴西商品加稅,這可能適得其反,幫助盧拉明年連任。
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對巴西揮舞關稅大棒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過去15年間,美國對巴西的商品和服務貿易順差累計高達4100億美元。僅2024年,順差就達68億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6.53億美元順差。所謂“不公平貿易”的指控在鐵一般的數據面前淪為空洞口號。
巴西總統盧拉(資料圖)
巴西的激烈反抗猶如一顆火星,瞬間點燃了全球積壓的不滿。加拿大作為美國親密鄰居和盟友,在面臨35%關稅威脅后,總理公開表示“不愿妥協”,正努力尋求重新談判。越南則經歷了赤裸裸的背叛——明明談妥11%的稅率,特朗普轉身私自提到20%,還謊稱越方領導人同意。日本的反應更具戰略深意:外相巖屋毅7月10日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時,特別強調“中日關系取得進展”,釋放出在貿易壓力下向亞洲尋求平衡的清晰信號。
面對多國反彈,特朗普看似用更強硬手段“找臺階下”——宣布對剩余120多個國家統一征收15%至20%關稅。但這種“批發式”懲罰反而暴露了其戰略困境:本想靠逐個擊破施壓獲利,卻被巴西帶頭掀桌打亂全盤節奏。統一關稅更像談判失敗后的情緒性宣泄,其威力必然因打擊面過廣而稀釋。
特朗普(資料圖)
細看美國加稅清單,傷人也將自傷。若美巴貿易戰升級,美國民眾喜愛的巴西牛肉價格勢必飆升;50%的銅關稅更將推高美國制造業成本。所謂“美國優先”的關稅大棒,終將回震到本國企業和消費者身上。
歷史總是充滿回響。特朗普的關稅戰讓人想起1930年代《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引發全球貿易萎縮的教訓。當經濟武器被濫用為政治恫嚇工具,所謂勝利終將成為雙輸的代名詞。巴西的硬氣反抗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霸權邏輯在新時代的力不從心——強權或許能制造傷口,但無法讓世界下跪臣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