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軍火出口國,我國的軍事訂單一直不少。
坦克、戰斗機、導彈、無人機……我國的出口武器幾乎覆蓋了所有項目,低端市場高端市場一網打盡。
因為中國武器質量好,價格合理,售后保障靠譜,又沒有附加政治條件,所以買單的國家有很多。
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巴鐵”巴基斯坦和榜一大哥沙特了。
前者和中國關系很好,情深似海,后者主打一個人傻錢多,砸錢砸得相當痛快。
可惜,并不是所有客戶都是巴基斯坦和沙特。
購買中國武器的國家中,就有這么一個“白嫖黨”。
它買了12輛中國的坦克,結果閱完兵就嚷嚷著退貨。
后來,還裝作沒事兒人一樣,想購買中國的無人機。
面對這個國家提出的退貨要求,中國是怎么應對的?
無人機賣給它了嗎?
化貧窮為富裕的軍事貿易
中國的軍事貿易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79年。
這一年,埃及找上門來,希望中國可以向它提供軍事援助,彌補一下它在戰爭中的損失。
畢竟,中國是老好人了,經常向其他國家提供軍事援助。但這一次,埃及不能如愿了。
不久前,中國調整了相關政策,準備用軍事出口代替軍事援助。
原因很簡單,中國軍隊實在是太窮了。
當時,中國軍隊體量龐大,但裝備落后,軍力提升不明顯。
偏偏,這么一個龐然大物,開支卻占了國家財政支出的17.37%,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
所以,中央已經傳出裁軍和削減軍費的風聲,就差頒布政策,落地實施了。
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削減軍費政策出臺,那么本就落后的軍隊,要實現現代化就更難了。
節流是不可能的,搞軍事技術本來就費錢,省不了一點,那么只能開源了。這就是中國開展軍事貿易的原因。
得知中國不提供軍事援助,埃及有點意外。它當然不想掏錢買,但它和西方國家不熟,和老大哥蘇聯也鬧崩了,它沒得選。
慎重考慮過后,埃及決定向中國購買武器。
它拿出1.67億美元,購買了44架J-6飛機和6架同類型的雙座教練機,還有部分航空發動機。
這筆訂單,在今天動輒百億的軍火訂單面前,實在是不夠看。
但它卻是我國軍火貿易賺到的第一桶金,意義不可小覷。
以此為起點,中國開啟了軍火貿易的新時代。
一年后,兩伊戰爭爆發,中國軍事貿易迎來了大發展。
有了和埃及合作的基礎,中東國家紛紛找上門,找中國購買武器。
窮得要命的軍工廠接訂單接到手軟,徹底打開了局面。
如今,中東國家依舊是我國軍火貿易的忠實老客戶。
幾十年來,它們和中國精誠合作,一方交錢,一方交貨,合作得非常愉快。
不過,像中東各國這樣省事痛快的客戶,既不可遇,也不可求。
這不,在賺錢途中,中國就遇到了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客戶,讓我們吃了一個大虧。
這個國家就是秘魯。
秘魯位于南美洲,存在感比較低。
它和中國的關系不是特別親密,但也不是敵對關系,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種程度。
2008 年,我國外交部門決定,將秘魯列為“戰略合作伙伴”。
自此,兩國元首互訪的日程也悄然安排。
期間,秘魯的軍事要員在參觀我國的軍事裝備時,對酷炫狂拽的MBT-2000坦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MBT-2000坦克是經過了升級的新產品,和西方國家造出來的坦克實力相當。并且,它的價格要更便宜。
秘魯軍官對此饞的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提出要購買我們的MBT-2000坦克,讓它在國慶閱兵式上一展雄風。
最后,經雙方談判,我國答應向秘魯出售12輛MBT-2000坦克。
因履行訂單還要辦很多手續,曠日持久。真要等這筆訂單完成,就趕不上秘魯的國慶節了。
所以,秘魯提出“先試后買”,請求中國先租給他們五輛坦克,讓他們先舉行閱兵式。
中國向來與人為善,又真心把秘魯當朋友,就冒著風險,將坦克借給了秘魯。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中國出于好心的租借行為,卻狠狠地坑了自己一把……
秘魯中途毀約
2008年7月28日,秘魯慶祝國慶的閱兵儀式準時舉行。
在儀式上,秘魯大張旗鼓地將借來的 MBT - 2000 坦克予以展示。得知消息的美國一看那幾輛坦克,臉就黑下來了。
在調查到秘魯準備購買中國的軍事裝備,美國急吼吼地就派出美國國防部長飛往秘魯,名為訪問,實則敲打威脅,強迫秘魯放棄這筆訂單。
胳膊擰不過大腿。秘魯即便是有心想向中國購買武器,但它也承受不了美國的高壓。
更何況,美國也不是只對秘魯下手。
它還命令荷蘭,以不再向中國出售MBT-2000坦克發動機為由,逼迫中國終止和秘魯的軍事貿易合作。
可以說,無論是秘魯還是中國,都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而那個時候的中國,還沒有成長到能和西方國家打擂臺的地步。
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們依舊落后于美國,處處受到掣肘。
最后,這場合作被迫終止。
訂單取消了,那么“隨單租借”的坦克,也該還回來了吧?
但讓人火大的是,秘魯支支吾吾,就是不肯還,空手套白狼的算盤珠子都崩中國臉上了。
中國非常生氣。親兄弟還明算賬呢,我把你當朋友,你不能把我當傻子吧?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打算和秘魯死磕到底。
經過雙方漫長的拉扯,秘魯不情愿的同意了歸還坦克。
但是,在這事兒上還要坑一把中國,他們要求中國承擔坦克的運費。
這條件確實過分。不過,運費和坦克的價值相比不值一提。
中國哪怕再不甘,也只能同意這個離譜的條件。
往好處想,坦克好歹是要回來了,對吧?
最后的結果就是,這次交易,中國不僅沒有從中獲利,還虧了一大筆錢,吃了一個悶虧。
從這之后,我國知恥后勇,大力發展軍工,同時也更加謹慎地對待軍火貿易、租借。
并且,因為秘魯的爽約行為,我國接下來的十幾年,都不樂意給秘魯賣武器。
這種情況,直到2010年之后才好一些。
此時,中國已經今非昔比,曾經處處受限的軍工產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無人機產業,已經呈現出崛起的跡象。
后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無人機行業一騎絕塵,遙遙領先。
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集抗疫救災、軍事偵察、專業測繪、戰斗等功能為一體的無人機大放異彩。
中國無人機的優秀,讓秘魯眼饞不已,再次提出購買請求。
這一次,中國收起了對秘魯的善心,沒有再提租借的事情。
只是說,要買可以,但不提供租借,并且先付款,后發貨。
若是不同意,那我們就不賣了。
時隔幾十年,秘魯半路毀約賴賬的回旋鏢,終于扎在了它自己身上。
它就算不接受又能怎么樣呢?中國無人機幾乎稱霸全球市場,它別無選擇
最后,中國和秘魯簽訂了以租代買的協議。
至此,中國終于用實力,為幾十年前那個弱小的自己,出了一口惡氣。
打鐵還需自身硬,落后就要挨打。
誠然,無論是軍火貿易還是其他交易行為,只有國家強大,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不被人欺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