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女足第二輪剛剛結束,場面說復雜不復雜,但形勢變化確實讓人有點無語——日本被韓國1-1逼平,中國女足的爭冠路突然變成了“非勝即死,誰能想到原本最穩的劇本,硬生生被自己和對手共同演砸了,這一輪操作下來,真有點誰都不想“擺爛,但誰都差點把鍋扣自己頭上,現階段積分榜,日本和中國同積4分,韓國2分緊隨其后,中國臺北則徹底掉隊,最后一輪,中國女足碰日本,韓國打中國臺北,紙面上是頂級對決配大比分刷分,你說巧不巧,冠軍歸屬倒變成了最后一場的生死局。
這場形勢的轉折點,其實埋了不少伏筆,最直接的導火索當然是韓國隊補時絕平日本,讓中國女足原本“平就能奪冠的小算盤瞬間作廢,換句話說,米利西奇和他的隊伍,想要破東亞杯冠軍荒,最后還得靠自己硬剛日本,打平還不行,甚至如果韓國對中國臺北刷出個5-0以上,平局的中國女足直接掉到第三,這凈勝球的貓膩,是真讓人提心吊膽。
說到底,這一切都和中國女足自己前兩輪的表現脫不開關系,第一場對韓國,補時階段還2-1領先,結果后衛自家門前傳球失誤,硬是把到手三分變成一分,這種臨場處理,真不怪球迷上火,米利西奇的調度和反應,怎么看都說不過去,第二場對中國臺北,開場16分鐘2-0領先,氣勢上以為穩贏,結果下半場后防連續送禮,13分鐘丟了倆球,被對手2-2追平,關鍵時刻還得靠王妍雯和邵子欽續命,險些被爆冷平局,別忘了,這可是2013年以來中國女足第一次被中國臺北打進兩球,數據面前,場面真的說不過去。
有球迷說,中國女足本屆東亞杯本來是破紀錄的好機會,偏偏每場都能出事,明明實力占優,卻總在細節和換人上掉鏈子,米利西奇自2024年5月上任,帶隊去歐洲、美國拉練,看起來很專業,但關鍵比賽一到,還是老問題,拉練沒拉出效果,戰術沒打出新意,甚至有網友直接表示,就算換個本土教練,成績未必更差,這話聽著扎心,但仔細一算,還真沒法反駁。
再細看場上細節,其實中國女足前場套路和突破能力并不差,像邵子欽和沈夢雨這兩個新生代,進攻端有亮點,打中國臺北能快速拉開比分,說明底子在,問題是防線和心態一到下半場就開始“對噴,后場球員傳球失誤、盯人漏位,甚至門將和中衛之間協作都能出問題,這種級別的失誤,放在爭冠隊伍身上說不過去,尤其是面對日本和韓國這些老對手,任何一次短路都可能直接決定命運。
問題來了,現在的中國女足,到底是實力不夠,還是臨場指揮和心態拉胯,放眼整個東亞杯,韓國隊其實也有波動,能補時絕平日本,說明韌勁在,但破門效率和整體實力還差點火候,日本女足整體壓迫感強,凈勝球領先,狀態更穩,但被韓國爆冷逼平,也暴露出她們失誤空間并不小,三隊之間,誰都不是完全體,誰都可能“對噴出意外,這種亂局下,臨場應變和心態抗壓才是真正的冠軍分水嶺。
回到米利西奇,他的戰術布置被質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前兩場換人慢、調整被動,尤其是對韓國那場,最后階段明顯保守,結果丟球,第二場面對中國臺北,領先后沒有及時穩守反擊,反而讓對手連續起勢,這種判讀,確實不像一個國際級教練的表現,球迷們看在眼里,嘴上不說,其實心里都有數,誰都不想每次關鍵時刻都“點贊回懟,但現在這支中國女足,想要爭冠,真得靠場上球員自己頂住壓力。
當然,球場之外的輿論也沒閑著,著名記者馬德興就直接點評說“雖然贏了,如鯁在喉,這話其實說出了很多懂球人的心聲,這支中國女足,紙面實力其實不差,最大的問題就是“臨門一腳總差點意思,尤其是面對強隊和關鍵場次,情緒容易波動,技戰術細節老是掉鏈子,一旦被對手追分或者爆冷,場面就容易失控,這樣的節奏,要想在東亞杯這種短賽制里笑到最后,難度不小。
說到這里,最后一輪中國對日本,已經沒有任何退路,必須拿下才有冠軍,打平要看別人臉色,甚至可能跌到第三,這種壓力下,誰能穩住陣腳,誰才有資格舉起獎杯,米利西奇能不能證明自己,球員能不能頂住賽點,這場生死局就是最好的試金石,畢竟,東亞杯歷史上,中國女足還沒嘗過冠軍的滋味,這次如果又因為凈勝球或者臨場指揮掉隊,恐怕會成為未來很長時間的遺憾。
總結一下,東亞杯爭冠形勢突變,主動權還握在自己手里,但機會已經用完,最后一場對日本,既是中國女足破紀錄的絕佳窗口,也是檢驗主教練和球隊抗壓能力的終極考驗,沒有借口,也沒有退路,贏球就是王道,輸或者打平,所有遺憾只能自己咽下,球迷們等的,就是這樣一場“真刀真槍的較量,誰慫,誰就出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