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盛夏的北京,奧運開幕式即將開始。
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首個奧運會,舉國上下,街頭巷尾,無不沉浸在一片歡騰與期待之中。
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的錢學森,也時刻關注著奧運的消息。
然而,一個樸素而現實的難題卻悄然浮現:家中竟無一臺電視機,能讓他們一家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盡管錢老年事已高,97歲的他,心中那份對國家的深情與對奧運的熱忱,卻絲毫未減。
不得已,他打電話告訴兒子:“永剛啊,咱們家,能不能支個電視機?貴不貴啊?”
錢永剛的心,像被什么狠狠揪了一下,他知道,電視機對于大多數家庭而言,早已不是奢侈品。
但父親,這位為國家奉獻了一生的科學家,卻從未享受過這份簡單的快樂。
錢永剛
回到祖國,放棄榮華
錢學森在美國留學和任教的時候,經濟方面十分闊綽,他師從赫赫有名的馮·卡門,在美國享受著極其優(yōu)厚的待遇。
彼時,他身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著名科學家,一手創(chuàng)建了如今眾人皆知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年輕時,錢學森任教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當時他月薪頗高,竟達5000美金之巨。
要知道那可是1940年代,那個年代的中國老百姓平均月薪還不到10美金。
但是,在聽說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之后,錢學森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在美國的優(yōu)渥待遇,選擇回到自己的祖國。
然而,當他決定回國為新中國效力時,美國政府卻以他掌握大量機密技術為由,強行阻止他離開美國。
1950年,美國當局甚至以間諜罪名對他進行監(jiān)禁,并對他施加嚴密的監(jiān)控,試圖以此阻撓他的回國計劃。
在被非法拘禁的五年中,錢學森飽受壓力,也飽受折磨。
他曾遭美國聯邦調查局拘捕,被囚于特米那島的拘留所,歷經 13 天慘無人道的折磨。
在此期間,他被置身于狹窄的單間中,嚴禁與任何人交流。
屋內燈光每三分鐘亮起一次,致使錢學森體重驟減十余公斤,甚至一度喪失與人交流及言語的能力。
經過我國外交部尤其是周總理的多次交涉后,錢學森最終于1955年獲釋,并成功回到祖國。
·回國奮斗,生活簡樸
回到祖國之后,錢學森立馬開始著手了攻堅克難的工作,與此同時,為了給國家和人民節(jié)省開支,他本人和家人生活極其簡樸。
他回國之后月工資僅300元,這般微薄,與在美國時相去甚遠。
雖然在那個年代的中國仍然算得上高收入,但是他和夫人蔣英卻并沒有抱怨過一句,反而處處節(jié)儉。
即便如此,他仍將近乎全部所得獎金捐出,全力助推科研和教育事業(yè),如此無私,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他常說:“我姓錢,卻不愛錢。”
錢學森毅然放棄美國的優(yōu)厚待遇回國,還主動呈交報告。
他深知國家處于困難時期,再三請求降低自身行政級別與工資水平。
錢學森和他的家人們十分崇尚節(jié)儉。
有一次,錢學森的家里來了客人,他的夫人準備了一套精美的瓷器招待,但錢學森卻阻止了:
“不用這些貴重的東西,家常的餐具就很好。”
他不是因為舍不得用,而是不愿意助長家人的奢華風氣。
還有一次,錢學森穿著一件破舊的西裝出席重要的會議,同事勸他說:“錢老,你為國家做了那么多貢獻,應該換身像樣點的衣服。”
但錢學森卻笑了,說:“衣服舊了不影響保暖,再穿幾年也行。”
錢學森的工作極其重要,不僅僅他知道,他的家人們,妻子蔣英和兒子錢永剛,他們都知道。
錢學森的忙碌與奔波,成為了家庭的底色。
虎父無犬子,錢永剛作為錢學森的兒子,對我國的科研和技術工程也有著深遠的貢獻。
他對父親一直有著深深的敬仰與尊敬,但也同樣充滿了遺憾和自責。
從小到大,錢永剛就目睹了父親為了國家和科研,幾乎犧牲了所有的私人時間。
錢永剛,錢學森的兒子,解放軍總裝備部里頭響當當的高級工程師。
每天忙得腳跟打后腦勺,想多陪陪老爸都難。
他心里頭就盼著啥時候能跟老爸坐下來,好好嘮嘮嗑,再吃上一口老媽親手做的家常菜。
可每次好不容易擠出時間回家,老爸錢學森呢,總是滿腦子工作,跟個陀螺似的轉不停。
錢永剛進門,老爸也就抬頭瞄一眼,立馬又埋頭到那些圖紙、數據里去了。
父子倆想多說幾句話,愣是找不著機會。
錢永剛心里頭五味雜陳,他知道老爸是個工作狂,對國家的航天事業(yè)那是捧著一顆心在干。
可他也希望老爸能偶爾放下手頭的活兒,一家人圍坐一塊兒,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但每次看到老爸那專注的眼神,錢永剛就知道,這事兒啊,還得再等等。
盡管如此,錢學森的妻子蔣英和兒女們還是盡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也正是有他們的支持,錢學森才沒有后顧之憂。
錢學森夫人蔣英
·晚年患病,兩袖清風
八十年代時,錢學森某次體檢,尿中被查出腫瘤細胞,全家驚慌。
幸經醫(yī)院詳查,乃膀胱癌,好在發(fā)現早。錢學森性格堅毅,果斷手術切除腫瘤,終化險為夷。
但無論如何,一場外科手術對于一個六旬老人而言,并不是說著玩玩的。
他的妻子和兒女們都為他的健康狀況感到擔憂,希望他能夠少些勞累,多些休息,但錢學森卻總是笑著告訴他們:
“我的身體還撐得住,不用擔心。”
散步中的錢學森和夫人
晚年的錢學森也曾因“雙側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導致行動不便,多數時間需要坐在輪椅上。
此外他還罹患“腰椎楔形骨折”,使他不得不長時間臥床。
錢學森從未想過利用自己的地位或名望為自己謀求任何好處,即便在退休之后,依舊堅持工作,直到身體無法再支撐為止。
他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錢學森對后輩的家教也很嚴格。
錢學森時常將《錢氏家訓》取出,為孩子們誦讀。
他以這種方式,傳承著家族的智慧與精神。
其中的“利在一身者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更是讓錢永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
“一個好的家風就像春風、春雨,你不覺得它在一件事上對你有多大影響,但隨著時光流去,影響積累,就足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
2008年,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在一次與兒子的閑聊中,錢學森突然提到電視機的問題。
他輕聲問道:“電視機貴不貴?”
錢永剛聽后瞬間滿心愧疚,他猛然驚覺,父親的生活里似乎太缺少他的參與了,連日常的生活都沒有好好了解到。
他趕忙說愿為父親購置一臺電視機,然而錢學森連連囑咐:“倘若電視機價格高昂,咱就不買了,可用這些錢去扶助更多之人”。
而電視機買回來后不到一年,錢學森便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這樣的人民科學家,怎能讓人不動容?
·與世長辭,死而后已
錢學森的一生,注定是為新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奉獻的。
2009 年,錢學森溘然長逝。
此訊一出,在全世界范圍內引發(fā)了人們的深切的悼念和無盡的懷念之情。
對于錢永剛而言,父親的離世讓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失落與遺憾。
那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生奉獻,到老才看上一眼電視的老人,離我們遠去了。
而我們只能繼承他的遺志,繼續(xù)奮斗,奮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