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家這場遺產官司,活脫脫一部商戰版《甄嬛傳》。三個私生子起訴宗馥莉,把杜建英這個名字炸成了熱搜詞。
這位浙大高材生,不僅是娃哈哈的“二把手”,還是宗馥莉美國留學時的監護人——更絕的是,她監護宗馥莉那年,自己在洛杉磯生下了兒子宗繼昌。
網友看得目瞪口呆:“這哪是監護人,分明是‘編外女主人’,宗慶后這布局,比娃哈哈的銷售網絡還復雜。”
杜建英的履歷,能讓職場人羞愧到閉嘴。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工程系畢業,全班30人里僅7名女生,她愣是成了佼佼者。
放著鐵飯碗不端,25歲那年接了宗慶后的橄欖枝,15天內火速到崗,這魄力比現在裸辭創業的年輕人野多了。
網友調侃:“別人是找工作,她是賭人生,還好賭贏了。”
她在娃哈哈的地位,堪稱“無冕女王”。宗慶后不設副總,所有分公司直接向他匯報,唯獨讓杜建英管總經辦,等于把企業的“神經中樞”交在了她手里。
兼并杭州罐頭廠、引進外資、全國建廠,這些硬仗全有她的影子。更妙的是股權結構:和宗馥莉合伙開公司,你60%我40%;
自己的榮泰企業,更是控股多家娃哈哈子公司,從沈陽到大理,半個中國的娃哈哈工廠都得看她臉色。這哪是打工,分明是 “合伙開公司”。
最諷刺的是她的“多重身份”。明面上是宗馥莉的“監護人”,暗地里是她同父異母弟妹的親媽;公開場合是娃哈哈的“老臣”,私下里卻和老板生了三個娃。
這種 “無縫切換” 的本事,比她打理公司股權還溜。有網友扒出她陪宗馥莉留學的照片,兩人站在一起像姐妹,誰能想到背后藏著這么多戲?
1996年的洛杉磯,藏著宗家最大的秘密。杜建英以“監護人”身份陪14歲的宗馥莉留學,轉頭就在當地生了兒子宗繼昌。這操作,把“監守自盜”玩出了新高度——監護老板的女兒,順便給老板生個娃。
網友笑稱:“這哪是留學,是全家移民前的‘試點工程’,宗慶后這步棋,下得比布局飲料市場還絕。”
娃哈哈內部早就心照不宣。老員工私下說,杜建英的辦公室就在宗慶后隔壁,兩人經常關起門開會到深夜;她簽字的文件,比副總批的還管用。
更絕的是公司年會,她上臺講話的時長僅次于宗慶后,宗馥莉反倒像個“局外人”。這種“公開的秘密”,就像娃哈哈的營養快線,大家都知道配方里有啥,就是沒人敢說破。
直到這場官司爆發,才把“窗戶紙”捅得稀碎。三個美國籍孩子,拿著信托文件起訴,要求分割21億美元資產,等于當眾喊出“我爸是宗慶后”。
最尷尬的是宗馥莉:從小被杜建英“監護”,如今要和“監護人的孩子”搶遺產,這劇情比宮斗劇還狗血。
網友總結:“宗慶后生前沒理清的關系,死后成了定時炸彈,還是美元計價的那種。”
杜建英的財富版圖,比想象中更龐大。廣元金信投資、紅安永盛投資、內蒙古娃哈哈……這些公司的股權結構里,處處都是她的影子。
和宗馥莉“64開”持股,看似她是“小股東”,實則掌控著多家子公司的運營權。有財經博主算過賬,她手里的娃哈哈相關資產,保守估計超50億,“比很多上市公司老板還富,哪像個‘打工的’?”
她的“商業頭腦”,藏在低調里。2019年卸任集團董事,轉身通過個人公司控股多家子公司,既避開了公眾視線,又牢牢抓著實權。這種 “退一步進三步” 的操作,比宗慶后還懂 “悶聲發大財”。
網友調侃:“宗馥莉忙著搞高端水,杜建英悄悄把礦泉水廠揣進自己兜里,這才是真正的‘娃哈哈繼承人’。”
宗慶后的“偏心”,早寫在股權里。給宗馥莉的是“明面上的王冠”——集團董事長頭銜;給杜建英的是“暗地里的實權”——子公司控股權。
這種安排,就像把可樂的商標給了大女兒,卻把配方和生產線給了小老婆。如今東窗事發,才發現最值錢的不是商標,是生產配方。
宗慶后這輩子最失敗的產品,可能是他的“家庭規劃”。精心設計的離岸信托,沒防住三個私生子起訴;藏了幾十年的“監護人”,成了女兒最大的對手。
這場鬧劇證明:再牛的企業家,也算不清家務賬;再多的錢,也填不平偏心挖的坑。
網友吵得最兇的,是“杜建英算不算小三”。有人罵她“鳩占鵲巢”,有人贊她 “獨立女性”,可在巨額遺產面前,道德評判早就沒了意義。
大家更關心的是:娃哈哈的營養快線,以后會不會分成“宗馥莉版”和 “杜建英版”?
最后靈魂拷問:如果你是宗慶后,會怎么安排遺產?你覺得杜建英的 “監護人” 身份,到底是工作還是幌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