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常備這三方,喝酒應酬身不傷
方一
白葛花30~60g,枳椇子15~30g,麥冬30g,烏梅15~30g。水煎數滾,待溫頻飲,便可安定。平時備之,以應急需。
方中白葛花甘寒解酒,枳椇子甘平除煩,麥冬甘寒生津,烏梅酸溫止渴。4味合用,功能生津止渴,除煩解酒。用于酒醉煩躁,胃中嘈雜,欲吐難吐,或吐后煩渴,情緒不寧等癥。
方二
甘葛(野生,俗稱 “綿葛”,具有生津止渴、升發胃氣及解肌退熱、解酒安胃之功,作用在人工種植的粉葛之上)30~90g,蘆根30g,石菖蒲12g,鐵皮石斛、北沙參各30g。
方中甘葛與白葛花功效相近,蘆根甘寒生津,石菖蒲開竅醒神,鐵皮石斛、北沙參滋陰生津而止渴。5 味合用,功同方一,主治相同。
方三
葛根60g,白術、茯苓、山藥各15g,白豆蔻9g(后下)。
方中葛根甘寒生津解酒,白術、茯苓、山藥健脾安胃,白豆蔻溫胃醒脾止嘔。5 味和合,用于酒醉吐后胃中嘈雜,似饑非饑,似飽非飽,煩躁不安者,有醒酒和胃之功。由于白葛花十分難得,藥源奇缺,故設方二,以備臨證之需。
治驗1
鄒某,男,31 歲。1979 年5 月1 日診。此人平素不勝酒力,因節日聚餐飲酒過多至醉,醉后哭鬧不休,煩躁呼叫數小時不能安定,用醒酒方二如法煎服,半小時后漸漸平息入睡,翌日晨安然無恙,照常上班。
治驗2
徐某,女,40 歲。2001 年3 月5 日診。因慪氣空腹自酌自飲而大醉,醉后頻頻嘔吐,隨之胃中嘈雜難受,干嘔不息,面色蒼白,精神疲倦。必因空腹飲酒過多致醉,大傷胃氣所致,當用方三速速煎服。服藥后未及1 小時,徐某嘔噦停止,欲進飲食,翌日勞作如常。
以上三方,因白葛花難得很少使用,方二、方三藥物易尋,臨證選用,效果亦佳。經常飲酒之人,須早備常服,以減少醉后痛苦及對肝膽脾胃的傷害。
按語
以上三方為醒酒解酒有效驗方,經過多年反復使用,效果不在其他方劑之下。如能因人對證加減使用,效果更好。
特別提醒:本文所涉及處方,僅供臨床中醫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士請勿擅自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