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號稱十年之內最好一部劇場版的柯南M28《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上映,一時間老戰場開啟,社交媒體上又一輪腥風血雨。然而也許是因為找到了新的流量池,也許是因為看不下去,這部因為原作粉導演一朝得勢,角色高光分配雨露均沾,導致新蘭和柯哀兩家粉絲短暫失去了戰場,戰爭的焦點回歸到了“扯不扯”“爛不爛”上。
上世紀老登看到這一點十分欣慰,因為大家的關注點終于短暫回歸了正常。但新的疑問也隨之產生,為什么這部電影的口碑如此兩極分化?又是為什么,一聊起戰狼,人會情不自禁地為皇軍說話?
01
在近年劇場版“一部一個主線人物”的布局下,M28此番祭出了此前從未在劇場版露過臉的長野三人組。這是很吸原作粉好感的一件事,畢竟“長野不打低端局”,從“風林火山”篇登場開始,這仨人幾乎成了案件質量保障。
曾幾何時“妖怪獵人”黑雞也是案件質量保障,可惜現在已經變成搞笑役了。
M28故事其實并不復雜,開篇先是把大和敢助眼睛受傷的坑,安排給了十個月之前的某起案件,又給他加了個失憶的buff。隨后,當前的時間軸下,毛利小五郎曾經的職場摯友被殺,線索關聯到了一起,一行人開拔到長野。同時,這案子又牽扯到了公安警察,所以票房密碼降谷零堂堂登場,通過電話連線跟主角團攪和在了一起。
一通調查之后,主角團和長野組一起,經歷了槍擊、雪崩等各種危機,從多年前的老案件撬動線索,發覺這一切竟跟一個正準備出臺的、名為“司法交易”的政策法規有關。
實話說就算是柯學時間,十個月夠你受傷昏迷失蹤,上原由衣離職嫁人死老公,又在死老公的案子里重逢并經歷了“赤壁”等一大堆案子……是不是也有點離譜了?
從社交媒體上來看,關于M28討論最多的幾個部分,是劇情無不無聊,犯人動機是否合理,敢由是不是雙潔,以及降谷零人設是不是崩了。
關于劇情無聊這點,平趟過《絕海的偵探》的人固然是不認可的,畢竟凡事都怕有個比較。
同理,在動機問題上,可能也少有兇手能離譜過“日狗的向日葵”——
M28的犯人因自己女友自殺的原因與“司法交易”間接相關,所以利用職務之便盜取日美兩國機要情報,以威脅政府廢掉“司法交易”提案,過程中導致目擊者大和敢助受傷失憶,還殺掉了為推動法案工作的公安同事,也就是毛利的前同事“鱷魚”。后當東京一行人因鱷魚案來到長野時,兇手發現盯了好久的大和有記憶復蘇跡象,屢次下手滅口。
點擊空白看劇透
至于雙潔,獨眼硬漢和俏寡婦這種設定下就別聊這個了吧?這又不是小孩那桌。
而關于最后這點,可能跟電影最后的彩蛋有關——身為公安警察的降谷零,最后試圖用兇手最在意的部分威脅他,還拿人家最厭惡的“司法交易”做交易,以把公安警察相關的部分從事件中抹掉,以保持隊伍的形象不受影響。
這一通操作下來,出現了好幾種聲音。有人本身就很不喜歡這條法案線,覺得這種鍵政在合家歡電影里不合時宜,最后又來這么一下子純屬畫蛇添足,滿足編劇夾帶私貨的快感,“還不如看柯南腳踢衛星”;有人決定忽視看不懂的部分,撿自己明白的聊,“冤有頭債有主,兇手不殺該殺的反而拿老百姓出氣,就這還能減刑嗎,編劇沒邏輯”。
最離譜的莫過于這一種——櫻井武晴小黑子露出了雞腳,讓公安警察威脅犯人,這是在抹黑降谷零及公安警察的形象,畢竟這可是號稱“我的戀人是這個國家”的男人,愛國主義先鋒啊。
我就說,這對別國內政的代入感是不是有點強了?
02
因為柯學時間和開頭那一悶棍幾乎呈現綁定狀態,近十幾年來的柯南劇場版,已經逐漸脫離了動作戲和推理誰做配的討論,進化成一種彼此不打擾的狀態——科學時間足夠科學,柯學時間也足夠柯學,兩者之間的聯系甚至不需要用太多劇情進行合理化,就能無縫銜接。
作為一個老牌國民作品,《柯南》劇場版產生變化的真正節點,也許是M13。在《貝克街的亡靈》曇花一現后,柯南劇場版票房已經連續六年難掩頹勢。M13《漆黑的追蹤者》首次嘗試弱化了推理,加強了劇場版和主線的聯系,把黑衣組織請了出來,演了一部大型動作戲。效果很顯著,《漆黑的追蹤者》拿下了35億日元的票房,直接超M12《戰栗的樂譜》的24.1億日元票房10億。
《柯南》動作片的時代由此到來。不管很多老粉絲愿不愿意承認,“柯學時間”拯救了《柯南》劇場版。從M13之后,票房一路上揚,即便是被大家所詬病的M19“日狗的向日葵”,也拿到了44.8億日元的好成績。要知道,即便是早期第一梯隊成績和口碑最好的《貝克街的亡靈》,也僅僅是34億元。
在去年重映中創下1.3億人民幣票房的《迷宮的十字路口》,當年上映時在日本本土只拿下32億票房
事實證明,這種兩張皮的狀態更能取悅觀眾,看劇情的看劇情,看動作戲的看動作戲,嗑cp的嗑cp。
所以回到當下這部M28來看,問題同當初的M22一樣,習慣了淺觀影的樂子人觀眾難以忍受劇情中長篇大論的“說教”,而覺得鸚鵡夾帶的私貨還不錯的那伙人,大概也不敢在網上提高音量。而同樣的私貨之下,這兩部電影遭遇的口碑差異可能只在于——M22有人氣角色的絕對高光撐著,而M28的雨露均沾之下,沒有誰能討到好處。
沒錯,沒有人在意一步動畫電影究竟說了什么。決定它票房的,永遠是cp賣得爽不爽,衛星踢得好不好看。即便是重映時叫好又叫座的M8,也是在上映后十幾年,才被人們高度討論什么是AI倫理,而什么又是階級固化。因為經過二十余年后,這兩件事已經成為了人間顯學,是每個人都在經歷的,與自己有關的事,是讓自己真正感到疼痛的事。
而自己看不見的,沒疼到自己身上的,“那也許就不存在吧”?這一點從討論M28故事核心的聲音里就能看出來。
03
M28涉及的這條“司法交易”法案,原型是美國司法體系里的“辯訴交易”制度,在現實中的十一區其實沒那么強的推廣力度。但在櫻井武晴看來,霓虹這個國家無疑是大有問題的——
M17他暗搓搓表示,霓虹現有的自衛隊系統是在太羸弱了,一不留神就讓滲透成篩子,還高度受制于人,根本無法保證國土安全。
M22他告訴大家,霓虹司法體系不健全,本應互相制衡的三方無法達成平衡,公安壓制檢察廳,檢察廳又壓警察廳一頭,極大地有礙公平,某些部門極大的權力和被允許的灰色手段容易產生冤假錯案。
M28又大聲重復一遍,霓虹現有司法體系靈活性實在太強了,而且某些部門的做法完全是將國家命運拴在個人品質上,而且“我就是說,霓虹的情報和司法部門應該徹底跟美國脫鉤啦,不要讓他們再影響我們了”。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案件設置越是樸素,降谷零此人越是偉光正,在鸚鵡的世界里就越是辛辣諷刺——事情沒黃是因為降谷先生人品過硬技術過強,那你現實中是這樣的人多,還是本作兇手那樣的人多?
像柯南這樣的長壽作品,一些關鍵性劇情推進中,其實能看見社會聲音在不斷變化——比如警校組人氣暴漲之下,FBI的大紅方中心逐漸轉讓給日本本土勢力,很難說沒有近些年世界范圍內民族主義抬頭的影子。
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的內容出現在子供向作品里有些不合時宜。但無論如何,也正是它登上了大熒幕,我們才有機會去討論這個問題。那些我們看不見的,不屬于動畫,甚至不屬于成人電影的東西,是不存在嗎?恐怕不是。
有人在社交平臺發帖,說“我為什么要在一個動畫里,看這種與我們自己不相干的東西”。
后面緊接著就有人回復,“也許并不是毫無干系”。
確實,無論是“辯訴交易”還是“司法交易”,我們對它的一個變種應該更為熟悉,叫“認罪認罰”。
比起明晃晃的“司法交易”,“認罪認罰”無疑更適合中國寶寶的體質。放下互聯網的記憶不談,就僅僅是不久之前那起“遠洋捕撈”事件中,該制度就曾立下大功。
而相比“動畫里的別國內政”是否值得一看,這種潛意識認為“與我無關”的心態,也許才是更值得討論的。是什么讓他覺得,這些東西不該存在于電影里?而又是什么,會讓他認為一個游曳與大家周圍,甚至被熟視無睹的東西“與自己無關”?
要知道,電影所映照的,只是現實的一個苗頭,或者編劇自認為存在的風險;而活在此時此地的人們,切實經歷著這一切所帶來的。這看起來很像一個最近出名的實驗藝術現場——當事人頭頂掛滿鋒利的刀刃,但他居于其下,還在游刃有余地縫紉。
從熒幕里走到熒幕外,我們之所以能在隔壁的子供向作品里看到如此這般“不那么好看”的內容,是因為人們在思考,在傳達,在改變。這是一個被給予,被允許,也被接納的空間。
而我們所能看到的,被公認好看的作品主人公,在屏幕上大喊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然而孩子們走出電影院,一切都沒有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