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微笑哥。
剛刷到一個職場論壇的帖子,看得人憤怒又唏噓:
“準備給一個34歲員工降薪50%,結果發現他剛離婚沒軟肋了,就把矛頭轉向了另一個31歲,剛結婚準備要小孩的。”
好家伙,這不是職場,是精準打擊的狩獵場吧?
這就涉及到職場一個本質的問題:誰決定了你的工資?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怕失去什么。
很多人天真地以為:“我工資高,是因為能力強。”“我績效好,是因為我努力。”“我留在這個位置,是因為公司離不開我。”
錯。
職場從來不是講情懷的地方,決定你現在這份工資能不能留住的,不是你有多能干,而是市場上你有多稀缺。
還有你有多怕失去它。
那個34歲剛離婚的男同事,能力強不強?強。績效好不好?也很好。但他犯了一個職場“禁忌”:暴露了自己已經沒有什么可失去的。
離婚、沒房貸、也沒有孩子、父母身體硬朗、生活成本低——說白了就是:
“你要降我薪,我大不了不干了。你看著辦。”
你以為老板會尊重你?不會。他只會覺得:“你沒軟肋,你不聽話。”相反,那位剛結婚、房貸上身、兩邊父母催生、老婆還在備孕的男同事——老板一句話就能讓他后背發涼。
這才是降薪“更優解”。
大家都知道一件事:
在企業裁員或者降薪的時候,往往不是“從能力差的”開始,而是從最不會反抗的、最不能離開的、最容易掌控的人下手。
這不是管理,這是篩選獵物。老板不是在搞績效優化,他在搞“人性博弈”。
如果你剛貸款買房,他會想:“你現在不敢走吧?”如果你剛做了爸爸,他會想:“你應該更求穩定吧?”
如果你剛經歷人生重大變故(比如離婚),他會想:“你現在是要反彈,還是要躺平?”
這就是為什么——老板遠比你更懂你的人生節點。
你怕得越多,你的“工資上限”就越低。因為他們知道:你,輸不起。所謂“管理”,其實是對人性的算計。
說得直白一點:
你工資多少,不是公司覺得你“值這個錢”,而是你現在不敢離職,只能接受這個錢。
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尤其是在寒氣襲來的時候,老板要控制成本,不是看誰做得好,而是看誰最容易被“動刀”而不跑。
所有的“講理”,都得建立在你有離開的能力上。
這幾年我越來越相信一件事:
職場里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績效,不是資歷,而是——你有“說不”的籌碼。
而你能不能說“不”,本質上取決于:你有沒有備胎。不是愛情里的備胎,是收入的備胎、職業的備胎、技能的備胎。
一個沒有備胎的打工人,在職場上就像跪著談判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抬頭。這個社會不講理,它只講你有沒有離開的勇氣。
你有能力跳槽,那你說話就有分量;你有副業有被動收入,那你能不卑不亢;你有技能有渠道,那你可以臨時轉舵。
你怕什么,別人就拿什么來壓你。你不怕失去,才沒人敢輕易動你。職場人最該做的事:準備“第二選擇”
現在是2025年,一個冷冰冰的現實是:穩定越來越難成為保障。企業說降薪就降薪,說優化就優化,你連申訴都找不到門。
所以別再做那個對公司死心塌地、沒有后路的老實人了。要學會給自己留“第二選擇”。
比如:
開始搞個副業,哪怕剛開始只有幾百塊/月收入;
培養一個可以變現的技能,比如剪輯、文案、AI圖文、視頻號帶貨;
投資自己的品牌,比如做公眾號、小紅書、知乎,哪怕只是輸出經驗;
認真研究一些小型變現路徑,比如知識星球、課程分銷、平臺寫作、AI項目打工等。
這些不一定讓你一夜暴富,但能給你心理安全感。
哪怕哪天真的被降薪了,也不會一夜崩盤。哪怕被裁員,也不是“從頭開始”,而是“切換路線”。
你有沒有發現——職場越干越久,你就越害怕離開。但真相是:不是工作離不開你,是你離不開工資。
人到三十以后,常常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敗給了自己不敢轉身的那一刻。
你害怕失去,就等于放棄選擇。你一旦放棄選擇權,就等于把命運交給了別人。
今天降薪,明天PIP,后天HR說:“你要不先走?”你甚至連說“不”的力氣都沒有。
所以你要救贖自己,不是等公司施舍,而是——主動為自己搭好逃生通道。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
“成年人最體面的姿態,是你能全力以赴,但從不把命運放在別人手里。”
如果你還沒開始準備第二選擇,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別等到刀架脖子了,才想起找盾牌。
PS:
還是來提醒一下晚上開課,內容大打磨很久,對外收費 9.9 元公開課,今天限時免費!
報名方式:掃海報二維碼回復:120,即可參加報名
重點:加海報微信直接送價值 199 元的 AI 爆文實操手冊,看完自己也可實操!
何老師就靠這個教程,從程序員轉型 AI 爆文創業的,感興趣都可以領取來看一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